日前,神華集團發布了7月份主要運營數據公告。公告顯示,今年7月份,神華集團的煤炭銷售量為3310萬噸,比6月份4530萬噸的銷售量減少了1220萬噸,環比下跌27%。如此大的降幅,創下了神華近半年的新低。
與此同時,始于6月底的神華等大型煤企的降價也開始出現減緩跡象。神華集團在
數據“地震”有其合理性
神華集團公布的7月份煤炭銷售數據讓人非常意外。而對于數據為何變動如此之大,神華集團在其運營數據公告中并沒有做出相應解釋。
從神華集團近半年公布的銷售數據來看,除了今年1月份煤炭銷量為2660萬噸之外,其他月份神華的煤炭銷量分別為:2月份4130萬噸、3月份4360萬噸、4月份4180萬噸、5月份4410萬噸、6月份4530萬噸,漲幅或跌幅都不大,而唯有7月份銷量滑落至3310萬噸,環比減少1220萬噸。
對此,煤炭市場專家李廷表示,7月份,神東在陜西的煤炭產量為993萬噸,創歷史新高。同樣是在7月份,內蒙古煤炭產量也較6月份回升了近1000萬噸。從內蒙古安監局公布的數據看,6月份內蒙古國有重點煤礦產量為4953萬噸,而7月份則較6月份減少了100萬噸,國有重點煤礦原煤產量下降至4844萬噸。從這兩地公布的數據來看,神華集團的煤炭產量也不應該降那么多。
同時,李廷也認為,從市場的角度看,神華集團在7月份的煤炭銷量銳減也有一定的合理性。一方面的原因可能在于6月中下旬神華集團的煤炭大幅降價對當月銷量提升起到一定作用,可能提前透支了部分7月份的銷量。另一方面的原因則可能是7月份沿海煤價降幅擴大,煤炭進口回升,雖然處于夏季用煤高峰,但是電廠等用煤企業采購積極性并未顯著回升,買漲不買跌的心態導致部分用戶觀望心態進一步增強。“其他是不是還有企業自身原因,不太好說。”李廷說。
神華集團對國內煤炭市場的影響力巨大。在秦皇島港,神華煤炭占約三四成;在黃驊港,神華煤炭能占到70%左右。同時,神華等“大戶”的煤炭價格以及相關銷售政策的變動,亦能影響整個煤市行情。
對于占據了整個國內煤炭發運量30%左右的神華集團來說,從6月份開始,一直在扮演著“降價領導者”的角色。從
在談到神華集團煤炭價格的趨穩時,李廷分析認為,近期國際煤價已經開始回升,國內電廠的庫存也降至6000多萬噸,補庫需求會逐步增加,因此動力煤價格暫時也沒再主動降價必要了。
煤價下行壓力仍存
雖然從去年開始至今,環渤海動力煤指數已經連跌十個月,最新一期的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顯示發熱量5500大卡的動力煤綜合平均價格報收553元/噸,比前一報告周期再下降6元/噸。但是李廷認為,動力煤的價格應該快要企穩了。
李廷判斷,三季度煤價應該會繼續小幅回落,10月份開始逐步企穩,情況好點的話,企穩時間也可能提前到9月下半月。總體而言,煤價下半年基本上沒有反彈機會,頂多是企穩后小幅波動。
動力煤價格的企穩有了“盼頭”,而煉焦煤價格在鋼價回升的帶動下,于8月初已經有了小幅回升。
近期,煤企上調焦煤價格的消息并不新鮮。焦煤主要生產企業山西焦煤從
近期煤炭市場稍有好轉的情況在部分地區表現明顯。根據魯中煤炭交易中心提供的資料,山東地區的煤炭價格在經過了8月初的上漲之后,于
分析人士認為,從后期市場來看,隨著居民用電的回落,動力煤需求或受利空影響,但煤—鋼—焦產業鏈的持續回暖,會帶動精煤需求。隨著原煤產量進一步收縮、下游需求看漲,在政府溫和刺激政策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山東煤價或仍有上調空間。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也認為,受近期國家出臺的一系列預調微調政策影響,煤炭需求增速或將有所提升。8月上旬火電同比增長20%以上,重點發電企業日均耗煤增長19%,主要電廠存煤天數下降已接近正常水平。從港口庫存來看,
然而,雖然市場暫時表現良好,但是煤價的下行壓力仍然存在。根據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的預測,今年三季度及下半年煤炭需求將繼續保持小幅增長,產能繼續釋放,同時伴隨進口的增加,市場會繼續呈現出供需總量寬松、結構性過剩的態勢。全社會庫存總體維持高位,煤炭價格下行的壓力依然存在。行業去產能、去庫存的任務繁重,企業經營也將面臨更大的困難。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