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情,怎么強調都不為過,安全生產就是這樣。當安全生產事故發生之時,我們失去的不僅是一條條鮮活的生命,還有一個個幸福的家庭。
有些人在歲末年初容易懈怠,一些企業為追求效益“搶工期”,政府相關部門監管不力……再“理中客”的話語面對逝去的生命,都會顯得蒼白無力。
今年1月至11月,全國發生煤礦較大事故22起,平均一個月兩起。尤其是在近一個多月的時間里,接連發生重特大事故,造成重大人員傷亡。我們在哀悼同胞的同時,也必須進一步反思和追問:今后應該如何去做?
“思想”這根弦,松不得!思想決定行動,行動決定結果。“海恩法則”認為,每一起嚴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輕微事故、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隱患。它強調兩點:一是事故的發生是量的積累的結果;二是再好的技術,再完美的規章,在實際操作層面,也無法取代人自身的素質和責任心。血的教訓歷歷在目,掛在墻上的“安全生產”這四個大字,該拿下來放在監管部門、企業、工作人員的心里了。
“法律”這跟弦,松不得!解決安全生產問題,必須繼續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手段。
發展決不能以犧牲人的生命為代價,這必須作為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如果因為安全生產這根弦松動了,導致人的生命沒了,那么,生產的意義何在?發展的意義何在?這樣帶血的GDP會有一絲人情味兒嗎?
安全生產,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必須日日講、月月講、年年講,“一廠出事故、萬廠受教育,一地有隱患、全國受警示”。我們不想看到“拍胸脯保證”,也不愿看到“拍大腿后悔”,我們只期望“安全生產”這四個字真正入腦入心。
請問,你們能做到嗎?
(摘自新華網)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