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法落地,煤炭行情能否風調雨順?
2016年,在壯士斷腕的陣痛中,煤炭行業去產能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
去年,全國實際完成煤炭去產能2.9億噸,102家中央企業中煤炭企業效益增長34.8%,今年2月份,國內主要產煤地煤炭價格出現逆市回升,同比上漲近60%。但快速上漲的煤炭價格讓下游各方頗有意見。
對此,有業內人士稱,為平衡各方,2017年去產能節奏適當放緩已經勢在必行,措施也在向市場化和法制化靠攏。這種說法在近日得到了印證。
這是否意味著2017年,煤炭市場供需關系有望進一步改善,煤炭價格難有大幅上升?
去杠桿將成為重中之重
2017年,煤炭去產能政策發生了顯著變化。2016年煤炭去產能目標是2.5億噸,今年調減了1億噸,明顯低于去年。為什么會產生如此大的變化?
業內人士分析,總體來看,2017年的目標仍然是相對積極的。當下,一刀切的采取此項措施存在時間滯后和總量難控的弊端,容易造成價格短期的劇烈波動。此外,2016年涉及去產能的部分煤礦已經處于停產或半停產狀態,因此完成去產能任務相對容易。后續去產能則將涉及目前正常生產的煤礦,人員安置壓力更大,而且隨著煤價回升和煤礦盈利狀況好轉,企業去產能積極性下降,因此年度目標制定更為謹慎。
而更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鋼鐵煤炭等過剩行業經過2016年去產能,價格回升,行業效益好轉,但是企業的資產負債率并沒有出現明顯下降。2016年,煤炭行業平均資產負債率仍在67%左右。
“去杠桿、降低債務是中央企業今后一段時間要重點關注的問題。”國資委主任肖亞慶
“煤炭行業去杠桿會議將很快召開。”中煤協有關人士近日表示,會議主題和
在剛結束的兩會上,有不少代表、委員提出,未來判斷國企改革是否成功的標準,應在于是否實現了過剩產能的有效化解、過高杠桿的明顯抑制、經營效益的持續改善以及國有資本配置效率的顯著提高,而不能簡單地理解為一味做大規模。全國政協委員、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原副主任張曉強建議,應注意總結經驗,壓減淘汰落后產能不能“一刀切”;壓減落后產能和產量的調整要科學規劃,二者不能簡單畫等號。全國政協委員、工信部原部長李毅中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去產能必須由政府通過法律、經濟、行政手段干預,但是價格和產量應交由市場調節,不能因人為干預而導致大起大落。
相關數據統計顯示,2015年煤炭總產能為57億噸,產能利用率為66%,2016年,由于煤炭產量同比大幅下降9.4%,當年的產能利用率反而下降至62%。業內人士建議,下一步的做法應該是做小“分母”,讓“分子”按照市場機制自行調節,并對“僵尸企業”嚴格處置,降低“分母”未來再度擴大的風險。
央企“去產能”劃定時間表
“2017年中央企業要化解鋼鐵過剩產能595萬噸、化解煤炭過剩產能2473萬噸。積極在有色金屬、船舶制造、煉化、建材和電力等產能過剩行業開展去產能工作。”日前,國務院國資委主任肖亞慶劃定化解產能過剩時間表。他同時表示,2017年完成300戶“僵尸企業”處置任務。
本屆兩會傳出信息,國資委已經對下一步化解央企過剩產能進行了部署。將在涉及煤炭、鋼鐵等產能過剩嚴重的行業進行試點,建立優勝劣汰市場化退出機制,對不符合國家能耗、環保、質量、安全等標準要求和長期虧損的產能過剩企業,進行“關停并轉”或剝離重組。
化解產能過剩,多家央企也紛紛設定時間表。中國華能集團表示,2018年年底前,退出煤炭產能914萬噸/年,處置“僵尸企業”16戶、特困企業4戶,“十三五”期間關停退役647萬千瓦煤電機組。保利集團發布計劃,堅決執行國家煤炭行業去產能政策,關停無效礦井,盡快實現戰略退出,將用3年時間完成39家“僵尸企業”的重組整合退出,確保虧損額減少50%以上。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將從源頭堅決控制、減少無效和低效投資,從電源側“去產能”,重點堅決落實煤電“取消一批、緩建一批、緩核一批”政策,推動能源主管部門將南方五省區“十三五”火電裝機新增規模控制在4285萬千瓦以下,從2020年起,全網非化石能源電量占比不低于50%。
煤價波動或將在震蕩中運行
春節后,沿海地區工廠陸續復產復工,支撐海運費價格繼續飆升,煤價繼續上漲。截至目前,在秦皇島港,發熱量5500大卡市場動力煤價格升至650元/噸,部分貿易商報價甚至達到670元~680元/噸。而根據春節前發改委與中國煤炭工業協會、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和中國鋼鐵工業協會聯合下發的《關于印發平抑煤炭市場價格異常波動的備忘錄的通知》顯示,2017年煤炭價格在合理區間500元~570元/噸內,政府將不會出臺干預措施。
另一方面,煤礦安全體檢升級,或成為短期內煤價的支撐因素。2月下旬,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聯合印發《關于開展煤礦全面安全體檢專項工作的通知》。隨后,國土資源部、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又聯合發布了《關于開展煤礦超層越界開采專項檢查整治行動的通知》,明確提出將于今年3月至8月在全國開展煤礦超層越界開采專項檢查整治行動。這標志著煤礦安全檢查力度全面升級。近日,主要產煤省份陜西、山西相繼印發相關文件,要求進一步加強煤礦安全專項檢查,其中部分具有價格風向標意義的煤礦也在責令整改之列。“這或令短期內煤炭供應收緊,而煤價在北方供暖結束后仍將得到一定的支撐。”業內人士分析說,隨著取暖用煤高峰的結束,南方來水增加和水電出力增多,以及兩會結束后供應增加,煤礦逐步復工復產等因素影響,鐵路發運和港口到港資源將增多,供需關系會趨于寬松,煤價會保持平穩回落態勢。
總體來看,2017年煤炭價格波動或將在震蕩中運行。根據最新的煤電價格聯動機制和近期電煤價格測算,雖然2017年煤電標桿上網電價沒有上調,但2018年上調的概率較大。為了盡可能降低工業用電上調對工業的成本影響,采取恰當的干預措施控制2017年價格上限也是有必要的。業內人士認為,可以通過推動煤炭中長期合同穩定供需關系,完善最高庫存與最低庫存制度來提高供應保障能力,制定實施防范價格異常波動機制等,保障市場穩定供應。總之,需要在行業“去產能”和企業“降成本”之間尋求平衡。
(摘自《中國礦業報》)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