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陜西蒲潔能化公司將人才建設作為企業發展的重要支撐,持續在用才、選才、育才上改革,在改善和優化人才成長環境上發力,全力破解人才成長瓶頸,讓人才在追趕超越的賽道上奮力“奔跑”。
用才“三項機制”,讓管理人員有“下”的危機
俗話說,風成于上而行于下。管理人員既是企業戰略的執行者,也是作風形成的風向標。為此,該公司瞄準“關鍵少數”作風轉變進行“亮劍”。
自年初以來,圍繞企業執行力提升,該公司在時間上向管理人員要效率,在落實上向管理人員要效益。要求管理人員根據分管工作進行任務分解,定出時間、節點,根據工作完成情況每周一通報、每月一考核。在日常管理上,實行員工犯錯、領導受罰,倒逼管理人員主動查找管理漏洞,補足管理短板,夯實管理基礎。同時,隨機抽取中層管理人員進行季度述職,現場測評公布結果,既為排名靠前的人員鼓了勁兒、打了氣,也讓排名靠后的人員“紅了臉”、“出了汗”。
同時,該公司結合實際,認真制定并實行“三項機制”和“末位淘汰”實施辦法,通過一條條獎勵激勵、能上能下措施的出臺,對中層管理人員立出鐵規矩、劃出硬杠杠,強化硬約束,全力破解管理人員中存在的“不想為、不敢為、不愿為”作風,讓管理干部增強了緊迫感、危機感和主動性,在公司管理人員中形成了良性對比、爭相超越的良好勢頭。
選才“三大板斧”,讓優秀人才有“上”的階梯
近日,蒲潔能化公司培訓中心一樓多功能廳內,來自該公司各中心(部門)90位報名應聘副經理人員同臺“應試”,這一場面成為該公司人才管理變革的又一“刷屏”熱點。
據悉,此次在全公司范圍內公開招聘中心(部門)副經理是該公司繼全體技術員“起立”競聘上崗,公開招聘生產、保運中心政工員以后,在人才選用改革上揮起的“第三板斧”。此次在全公司內公開招聘副經理,本著優中擇優、寧缺毋濫的原則,共分7個中心(部門)涉及9個崗位,在招聘環節上,除了邀請相關咨詢公司進行封閉式出題、考試、閱卷外,增加應聘演講環節,讓應聘中心(部門)全體員工當評委,現場對演講人員進行測評,增加應聘人員的認可度。同時,由領導班子負責應聘人員最終面試,全程保證招聘工作的公平、公開、公正性,在全公司掀起了“投石激浪”積極效應。
“此次在全公司范圍內公開招聘副經理,就是要打破‘論資排輩’的用人模式,為員工設置一條公平競爭的賽道,把那些素質高、精業務、懂管理、勇擔當的優秀人才不拘一格地選拔出來。”該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劉培榮如是說。
育才“三條通道”,讓普通員工有“奔”的動力
青年人居多是蒲潔能化公司的人員結構現狀,也是該公司發揮追趕超越效能的潛力所在。為此,該公司積極在探尋打通管理、技術、技能人才三條成長通道的“金鑰匙”上下功夫。
針對青年人經驗欠缺這一現實特點,該公司規定新入職員工必須到生產一線磨練品質、提升業務。并通過“三學四講”大講堂、裝置小講堂、師帶徒、技術比武等形式,不斷強化員工業務技能提升;同時,根據工作性質,鼓勵員工“多條腿”走路,熟練掌握本部門、中心不同崗位各項工作技能和業務流程,增強員工全面獨立的工作能力。持續加大員工繼續教育力度,積極組織員工參與繼續教育培訓,目前公司已有32人獲得高級職稱,127人獲得中級職稱。
在此基礎上,該公司積極著手創建勞模創新工作室、技師工作室、黨員雙創工作室等,為員工搭建成長成才平臺。同時,積極聯系人力資源咨詢公司對公司的崗位、薪酬、用人管理等方面進行全方位“把脈”,認真對員工崗位進行客觀評估,助力員工找準坐標,看清成長“路線圖”,讓更多想干事、能干事的人有機會、有舞臺。
“公司的各項政策的實施,讓我們看到,只要努力,人人都有出彩的機會。”在6月份的技術員競聘中,由于出眾表現,從一名普通員工成功“逆襲”為水務中心技術員的問妍利充滿信心地說道。
(摘自《中國煤炭報》)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