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標準崗 干標準活 吃安全飯
——山東能源棗礦集團新安煤業公司開展“安全嚴管嚴控季”活動小記
近日,筆者從山東能源棗礦集團新安煤業安監處獲悉,截至7月底,該公司共組織各類安全質量檢查25次,參加人數359人次,整改問題432條。這是該公司開展三季度“安全嚴管嚴控季”活動的一個縮影。
7月份以來,新安煤業把安全作為第一責任抓緊抓實,在全體干部職工中推行“嚴肅的安全意識、嚴厲的安全手腕、嚴格的安全措施”管理舉措,加大“三違”及事故處罰力度,強化責任落實和考核問責,形成嚴管嚴控的濃厚氛圍。
重拳出擊,讓違章者畏
“各級安全管理人員在抓安全的時候,心要硬、手要狠,不怕得罪人。要把管安全像緊螺絲一樣,一絲一絲地擰,一扣一扣地緊,一時一刻也不能放松。”7月27日早調度會上,該公司經理張延偉再次對嚴管安全做出安排。
該公司制定嚴細的“三違”及事故處罰措施,規定月度內出現一次較重及以上違章的交納保證金1200元,嚴重違章交納保證金1800元。出現重傷及以上事故,責任單位黨政正職給予免職處理,全公司當月安全質量誠信保證金不予兌現。
“違章作業一次罰掉當月工資的1/4,連續違章兩次當月工資就沒了。說實話,這樣的處罰力度,真是讓大家不敢違、不愿違、違不起。”說起對“三違”和事故的處罰,曾經因為安全站位不符合標準被處罰的運輸工區職工王文科心有余悸。
據了解,對“三違”行為,該公司除了重金處罰外,還由宣傳科每月組織對上個月較重及以上違章人員進行采訪,拍攝微視頻,在礦辦電視臺及南北井井口大屏播放。凡嚴重違章及月度內出現兩次以上重復違章人員,由所在區隊通知其家屬到礦進行親情幫教,讓違章者既丟票子又丟面子。
超前防控,促涉險者改
新安煤業立足超前預防、準確預報、科學防治,強化安全生產技術保障,全面加強安全生產源頭治理,持續推動安全工作由防事故向控風險跨越;科學運用風險預知、源頭防范、過程控制、持續改進的“風險矩陣法”,進行“1+4”安全風險辨識,突出抓好崗位風險辨識、工作前風險辨識和項目風險專項辨識等工作,做到排查全覆蓋、辨識無漏洞。
同時,他們強化隱患整治“六個追究”責任落實,對隱患問題的制造者、不整改的責任者、責任單位的管理者一律實施“三級追究”;嚴抓問題閉合整改,做到責任、措施、資金、時限和預案“五落實”,實現隱患排查、登記評估、治理、報告、驗收銷號等持續改進的閉環管理,形成分類管理、跟蹤督辦、快速整改、銷號歸檔的“一體化”風險隱患管控模式。
“每天作業前,我們會對職工的安全狀態、現場環境、機器運行狀況等進行風險辨識,讓職工在感受到危險之前,先消除現場隱患,規范操作行為。”據皮帶一區區長郭建鋒介紹,他們今年一直堅持超前防控安全風險,截至7月底,工區半小時以上機電事故率和輕傷及以上人身事故率均為零。
創新管理,保誠信者安
“安全是為了大家,但首先是為了自己。嚴管安全,就是真愛大家。100人中99人安全了,有1人不安全,那也是不安全。保障礦井長治久安,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在該公司上半年工作總結會議上,張延偉動情地說。
在抓安全上,該公司除了嚴管舉措,還有真愛行為。他們開展“兩卡一清單一檔案”管理:推行“崗位風險辨識卡”,引導職工在上崗前對本崗位工作進行風險辨識,并將辨識內容、管控措施填寫到崗位風險辨識卡上,對風險未排除、隱患未治理的禁止工作;推行“薄弱人員一對一幫扶卡”,各工區每班班前排查薄弱人員,建立薄弱人員管理檔案,簽訂“薄弱人員一對一幫扶卡”,由班組長和黨員重點幫扶薄弱人員,現場監管薄弱人員的操作行為;建立“安全生產標準化檢查清單”,分專業按頭面列出檢查項目清單,各層級檢查人員對照清單逐條逐項檢查,提升安全檢查質量;建立“安全誠信抵押檔案”,對月度內初次出現違規違章行為,且非主觀故意、性質輕微、不危及安全的,以個人名義做誠信抵押,簽訂誠信承諾書。
“上標準崗,干標準活,吃安全飯。只要大家都按章作業,規范操作,超前預防,相信所有的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綜采一區檢修班副班長王超說。
(摘自《中國礦業報》)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