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煤礦智能化建設有了“路線圖”
今年5月份,山東省煤礦智慧化建設和智能化改造論壇召開后,我省及時消化吸收院士專家的寶貴建言和智慧成果,認真總結提煉典型單位的經驗做法,于近期印發了全國省級層面第一個《關于加強全省煤礦智慧化建設和智能化改造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并對組織實施進行了安排部署。《意見》為加速推進全省煤礦智慧化建設和智能化改造繪就了“路線圖”和“施工圖”。
《意見》以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為統領,以安全、高效、綠色、智能化為主攻方向,以示范工程為引領,堅持企業技術改造主體地位,統籌推進煤炭產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建設,依靠裝備升級促進煤礦生產方式根本性變革,建設一批智慧化、安全、高效的現代化礦井,實現煤礦減人、提效,提升安全保障能力,促進煤炭產業高質量發展。
《意見》提出,到2019年年底,全省沖擊地壓礦井全部實現智能化開采,建設一批智能化示范礦井,在全國煤炭行業樹立智能化建設的“山東標桿”。到2022年,煤炭開采基本實現自動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力爭智能化煤礦達到50%以上,智能化開采產量達到2/3以上,生產管理系統基本實現智能化運行技術體系,基本實現采掘工作面減人提效,綜采工作面少人或無人操作,井下固定崗位無人值守與規程監控。到2025年,全省煤礦基本實現智能化,井下重點崗位實現機器人作業,基本形成完整配套的智能化生產、管理體系,建成一批智慧化煤礦(企業)。
《意見》要求,要牢牢把握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這個主攻方向,大力實施改造提升工程。一是全面推進采煤智能化建設。加快“有人巡視、無人值守”煤礦智能化工作面建設,實現井下開采地面控制,逐步實現煤炭開采無人化或少人化。二是全面推進掘進智能化建設。加大智能化快速掘進成套裝備的研發與應用力度,大力推廣應用開拓掘進遠程控制、智能截割、掘支平行快速作業等先進技術與裝備,逐步實現掘進快速化、智能化。三是全面推進煤礦主要生產系統智能化改造。加快煤礦輔助生產系統智能化改造,全面推進安全監測監控系統和地面生產調度指揮系統智能化建設,煤礦供電、通防、井下排水、運輸等系統實現遠程操作和無人值守。四是全面推進井下機器人研究應用。大力推進煤礦采掘、運輸、安控和救援類等機器人的研發與應用,實現關鍵崗位機器人替代、生產過程智能控制。五是全面推進信息系統智慧化建設。加快煤礦信息化和自動化深度融合發展,分階段建設信息系統、傳感感知系統、工業自動化系統等智能系統,逐步實現煤礦企業所有信息的精準適時采集、高可靠網絡化傳輸、規范化信息集成、實時可視化展現、生產環節自動化運行,建成智慧煤礦體系。
《意見》明確了三個方面的工作重點,一是抓規劃引領,明確智慧化建設施工圖。各煤炭企業及所屬煤礦要結合實際,對照標準和要求,制訂智慧化建設和智能化改造規劃,明確目標任務,有力有序推進。各市能源主管部門要制訂專項工作方案,強化規劃剛性約束,抓好目標任務落地落實。二是抓典型帶動,打造一批智慧化示范礦井。全省將重點選樹一批智慧化建設、智能化改造的先進典型,努力把王樓、翟鎮、濱湖、鮑店等煤礦建設為第一批國家級智能化示范礦井,及時總結經驗,適時組織現場觀摩、經驗交流,以點帶面,發揮示范帶動作用,推動智能化改造提升的全面開展。三是抓重點突破,實現沖擊地壓礦井采掘智能化。為推動全省沖擊地壓礦井今年底前采掘工作面全部實現智能化,各相關煤炭企業要嚴格落實《關于加快推進沖擊地壓礦井智能化工作的通知》,抓緊制訂實施方案,明確建設進度和要求,倒排工期,加強調度,確保如期完成任務。
《意見》強調,要堅持企業主體與政府引導相結合原則,突出企業智慧化建設主體地位,以企業投資為主,政府部門因勢利導,引導企業加大智慧化建設投資力度,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要加大財政支持,發揮財政資金導向作用,引導企業資本、社會力量推動智能化改造。在每年煤礦安全改造中央預算內項目中優先支持煤礦智能化改造項目。要加大技術創新扶持,實施引進頂尖人才“一事一議”等重點人才政策,充分發揮各集團煤礦機器人實驗室作用,加快井下機器人研發、應用和推廣力度,推進煤礦企業與科研、院校、機器人生產研發企業開展跨界合作,促進產學研用各個主體共創共享發展格局。要強化培訓教育,通過“請進來”“走出去”加強煤礦智慧化建設和智能化改造培訓,提高全員技術水平和素質。要強化輿論宣傳,深入宣傳煤礦智慧化建設的重大意義,及時報道新進展、新成效、新經驗等,形成“必須推進,能夠實現”的共識,推進智慧化建設的正面導向,營造濃厚輿論氛圍。截至7月底,全省已建成智能化采掘工作面59個,其中智能化采煤工作面35個,智能化掘進工作面24個。
(摘自《大眾日報》)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