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20年,“十三五”規劃收官。回望“十三五”時期我國煤炭行業發展歷程,五年櫛風沐雨,五年砥礪前行。以化解煤炭行業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為主線,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顯著成效,落后產能有序退出,產業結構持續優化,智能化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如火如荼,安全生產工作、市場化改革工作穩步推進,煤炭運轉能力大幅提升,煤炭行業正朝著綠色清潔、安全高效、科技智能的方向科學健康發展。
走過“十三五” 交出新答卷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產業結構
煤炭市場
1992年,徐州礦務局和棗莊礦務局率先實行煤炭價格改革,拉開煤炭市場化改革的序幕。
清潔利用
1949年
全國有10個選煤廠,原煤入選能力1365萬噸/年,入洗原煤量為200萬噸,全國煉焦洗精煤產量僅67.5萬噸。
“十二五”時期
大力發展煤礦清潔生產和循環經濟,煤矸石、礦井水、煤層氣(煤礦瓦斯)等資源綜合利用水平不斷提高。
“十三五”時期
智能化建設
1949年
全國大多數煤礦的基本生產設施簡陋,采煤方法仍在沿用無支護的穿硐式和高落式,明火爆破,手鎬落煤。
“十二五”時期
年產千萬噸級綜采成套設備、年產2000萬噸級大型露天礦成套設備實現國產化。百萬噸級煤制油和年產60萬噸煤制烯烴等煤炭深加工示范項目實現商業化運行。2015年全國建成3個智能化采煤工作面。
“十三五”時期
智能化采煤工作面
安全生產
1949年
煤礦百萬噸死亡率22.54,死亡人數731人
2015年
全國發生煤礦事故352起、死亡598人,煤礦百萬噸死亡率0.162
2016年
煤礦百萬噸死亡率0.156
2019年
煤礦百萬噸死亡率0.083
運轉能力
長期以來,煤炭產需的逆向分布,形成了“北煤南運、西煤東調”格局,煤炭運輸成為影響煤炭供需的關鍵因素。
在鐵路主要干線的貨物運量中,煤炭占了很大比重。1998年,我國鐵路煤炭運量為6億噸左右,到2012年已達到22.6億噸,占鐵路貨物運輸總量的58%。
蒙冀線2016年1月正式投入運行,根據鐵路貨運增量三年行動方案,到2020年,蒙冀線年貨運量將提升到1.5億噸。
大秦線2019年完成貨運量4.3億噸。
瓦日線煤炭運量由2018年的4000余萬噸增長至2019年的7000余萬噸,增幅達75%。2020年,瓦日線運輸貨物預計達到9000萬噸。
浩吉鐵路2019年9月正式開通,2020年上半年累計發運煤炭976.28萬噸。
截至目前,我國已建成了大秦、朔黃、蒙冀、瓦日、浩吉、集通等主要煤炭鐵路運輸通道,建成了秦皇島、京唐港、曹妃甸、黃驊和南京、武漢等一批沿海、沿江煤炭中轉港口。
2020年1月至11月,全國鐵路累計發運煤炭21.4億噸。
煤炭進出口
1949年
全國共出口煤炭151.26萬噸
2003年
我國煤炭出口量達到歷史最高,年出口量9000萬噸以上
2009年
我國煤炭進口量大幅超過出口量,轉變為煤炭凈進口國
2016年
煤炭進口量2.56億噸,煤炭出口量878萬噸
2017年
煤炭進口量增速放緩至6.06%
2018年
煤炭進口量持續上升,增幅繼續放緩
2019年
煤炭進口量2.9967億噸,同比增長6.6%;煤炭出口量為603萬噸,同比增長22.1%
2020年
1月至11月煤炭進口量2.6億噸,同比下降10.8%
“十三五”期間主要政策
? 2016年2月1日,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于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
? 2016年2月25日,新修訂的《煤礦安全規程》頒布。這是自2001年以來,時隔15年后,我國對《煤礦安全規程》的又一次全面修訂。
? 2016年11月30日,國家發改委、國務院國資委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了《關于加強市場監管和公共服務保障煤炭中長期合同履行的意見》。
? 2017年12月9日,12部委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推進煤炭企業兼并重組轉型升級的意見》。
? 2018年6月27日,國務院印發《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提出了打贏藍天保衛戰的時間表和路線圖。
? 2019年1月2日,原國家煤礦安監局制定并發布了《煤礦機器人重點研發目錄》,共涉及掘進、采煤、運輸、安控和救援5類關鍵危險崗位的38種煤礦機器人。
? 2019年12月16日,全國能源工作會議召開,進一步明確了煤炭定位。會議指出,要穩基礎、優產能,切實抓好煤炭兜底保障,深刻認識我國能源資源稟賦和煤炭的基礎性保障作用,持續做好煤炭清潔高效利用這篇大文章,不輕易轉移對煤炭的注意力,不輕言“去煤化”。
? 2020年2月25日,國家發改委等8部門印發《關于加快煤礦智能化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大型煤礦和災害嚴重煤礦基本實現智能化;到2030年,各類煤礦基本實現智能化。
? 2020年4月1日,國務院安委會印發《全國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計劃》。煤礦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是9個專項整治行動之一。
? 2020年9月3日,原國家煤礦安監局、人社部、國家能源局、中華全國總工會四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規范煤礦勞動用工 促進煤礦安全生產的指導意見》,提出規范勞務派遣用工,規范從業人員工作時間,提高從業人員工資待遇,提升從業人員素質。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中國煤炭工業協會)
(文章來源:中國煤炭報)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