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濟礦民生熱能有限公司 李江安
“一地雞毛”已是生活中的常用詞,可作為日常生活瑣事、雞毛蒜皮的小事的代稱。人到中年,繁瑣的、婆婆媽媽的事件真是多的提又提不起來,放又放心不下,一塌糊涂,糾纏不清,就像一地雞毛,隨風而起無風而落。
可是我這回說的一地雞毛就是字面上的直白含義,事情就發生在我家庭院里,一地雞毛滿地是血,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還得從頭說起。
我家住在一樓,有個70多平方的庭院。院子西側種植了無花果和金棗柿子樹,東側種植的是竹子。無論是種植的竹子還是栽培的果樹,長的都很旺盛。每年果樹都碩果累累,果子成熟的時候,都會招來很多鳥兒棲息在樹上,而果實也就不可避免的被它們享用了。竹子長的有兩層樓高,每年春雨過后都會發出很多的嫩芽,有粗有細,不幾天就長成了竹子。院里還喂養了兩只“藍短”名貓一雌一雄,可以說,小小庭院,樹茂竹青,花紅草綠,果豐鳥鳴,要靜有靜,要動有動,靜動相映,景影不離。小院景色隨著季節的變化帶給人不同的感受,景不離院院不離景,賞心悅目,真是有種“閑看庭前花開花落,漫隨天外云卷云舒”的感覺,甚是愜意。
有一天,我的朋友家養了幾只“元寶雞”,說是不準備喂養了,要么送人要么燉吃了,我隨口就說了一句要么給我一只放家里養著,人家就送來了一只“元寶雞”。喂了兩天不吃食也沒精神,看來是孤單缺伙伴,于是又向朋友要了一只。有了伙伴的彼此陪伴,終于進食了也有精神了。有時每天兩只雞會飛跑著去騷擾貓,貓卻躲避一邊不敢靠近。為避免貓雞大戰,也曾每天的抓雞放雞很麻煩,但見兩只“藍短”趴在原地一動不動地盯著雞的行蹤,一趴就是一兩個小時,只有貓的頭隨著雞的移動而動,動也只是左右而已,目不轉睛盯著“元寶雞”。貓也有時與雞玩耍一會兒,你跑我追,不是貓聲就是雞叫,一片和諧,非常可愛。這樣一來干脆放養院里,本來動物世界里就是勝者為王,適者生存嘛。一天過去了,兩天過去了,好多天都是平安無事,一切正常。突然有天早上,沒聽到雞叫也沒看到雞影,只找到了一地雞毛滿地是血。雞不見了,難到是貓把雞給吃了?我家里的貓決不會吃雞,是野貓?如果是,那也不會把兩只都吃了,就是吃也會有雞叫,一點聲音也沒有,雞就消失了,為此不得其解。難道是黃鼠狼給吃了?可家里從來就沒見過黃鼠狼,真是奇怪,讓人殺吃了也就算了,還留了一地雞毛。納悶之余,時間一長,一地雞毛的事也就拋在腦后,不了了之了。
有一天早晨我起的很早,正準備上班時,突然間眼睛一亮,看到陽臺門口有一只大老鼠正偷偷摸摸想吃貓糧,再仔細一看不是什么大老鼠,而是一只黃鼠狼。小頭小腦小眼睛,又圓又亮,身體細長,四肢矮小,尾巴粗長,全身棕黃,油光發亮,十分機靈,非常漂亮,正小心翼翼吃貓食。雖然黃鼠狼十分精明機靈,但為了吃還是不如人聰明,我手疾眼快開門關門剎那間就把黃鼠狼關在了陽臺里。黃鼠狼為了逃命四處亂串求生,并不斷釋放出自己的尿液,十分難聞,又騷又嗅。其實我也并不想抓住它,只是嚇唬嚇唬,誰讓它吃我喂養的雞呢!不能為了兩只雞再傷害這個小精靈了,就是抓住它也沒什么用,要是以前的話,決不能讓它跑了,一定想盡法子也要捕殺它,一只黃鼠狼的毛皮很值錢,起碼也能換上幾個錢貼補家用。
可現在是什么年代了,豐衣足食,不愁吃喝,保護自然生態是每個人的責任,大自然需要人和動物和諧相處,地球上的每種生物在一定范圍都有各自的生存空間,這也說明了社會在進步科學在發展素質在提高,才有動物們的生存之地,能在城市里看到黃鼠狼確實是少見,它不吃雞它吃什么?只能是有雞吃雞沒雞尋找新的食物,動物之間一物降一物的本領還需留存,否則就失去了動物的遺傳本能。我把門打開,想讓黃鼠狼從門里出去,可是這只黃鼠狼受到驚嚇后,怎么也不肯從門口這邊出來,死命的從另一個墻角處爬向一個缺口,又串向墻頭,跑向了它的回家之路。
“一地雞毛”找到了答案,不是貓更不是野貓,而是真正的黃鼠狼。這是我生活中一段真實的小插曲,之所以把它記錄下來,就是想告訴大家,即使生活變成了“一地雞毛”,我們也不能活的“一地雞毛”,要盡力地把這些雞毛根根插好理順好,畢竟盡善盡美的生活是每個人的向往,人雖已到中年,生活還需順其自然。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