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id="vuo9d"></nav>
<tbody id="vuo9d"><tbody id="vuo9d"><th id="vuo9d"></th></tbody></tbody>
  1. <nobr id="vuo9d"><samp id="vuo9d"></samp></nobr>
    <optgroup id="vuo9d"></optgroup>
    <delect id="vuo9d"><p id="vuo9d"></p></delect>

    <object id="vuo9d"></object>

  2. <thead id="vuo9d"><samp id="vuo9d"><ol id="vuo9d"></ol></samp></thead>
  3. 
    
  4. <small id="vuo9d"><samp id="vuo9d"></samp></small>
  5. <strong id="vuo9d"></strong>

    <listing id="vuo9d"></listing>

    站內搜索

    職工文苑

    職工文苑

    物產天下  聯通世界

    清華印象(郭長龍)

    2011-04-30 責任編輯:集團公司

                  清華印象

                            ——運河煤礦  郭長龍

     

     

    近春園荷塘

     

     

    清華大學始建于1911429,原名清華學堂,辛亥革命后稱清華學校,因校園位于原園明園的清華園而得名。1928年命名為國立清華大學。該校設有工科、理科、文科、法學、經管、公管、新聞傳播、醫、美術等學院,是一所綜合性大學。建校100年來,清華為國家培養了大批杰出人才。在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中,有400多位出自清華,分別占30%20%的比率。有300多位清華校友擔任省部級以上領導職務。值此清華百年校慶之際,作文以記之。

    清華大學一直是我心目中的神圣殿堂,每當念及景昃鳴禽集,水木湛清華這清麗婉轉的詩句時,更是讓人產生無限的向往,可是,一直沒有機會近距離接觸清華。

    07年春天,天氣乍暖還寒,我受單位派遣帶隊去北京旅游,一行六人,爬長城,游故宮,逛頤和園,一路看景覽勝,聽導游講解典故,甚是愉快。在自由活動的時間,我們選擇了清華大學。

    我們懷著朝圣的心從西門進入清華大學,只見道路兩旁樹木參天,遮天蔽日,樹干筆直,挺拔,正如清華人一樣,嚴謹,縝密,不屈不撓。樹下寬闊的草坪,修剪的整整齊齊,成成疊疊。行走在林蔭大道上,陣陣涼爽的風吹來,感覺非常愜意。清華人總是那么忙碌,大早晨,大家都行色匆匆,有懷抱書本梳著馬尾的青春靚麗女生,有戴著眼鏡滿臉書生氣的帥小伙,有滿腹經綸的中青年學者,有滿頭白發精神矍鑠的老教授,就連那笨重的校車停停靠靠,躲躲讓讓也像個老紳士。

    離西門不遠便是近春園遺址,近春園原為清咸豐皇帝的舊居,后為康熙皇帝的熙春園的中心地帶。清朝道光年間,熙春園分為東西兩園,工字廳以西部分稱近春園。近春園園志上寫有:水木清華,為一時之繁囿勝地。近春園中,一池荷塘包圍的一座島,島上有高低的山丘和樹林掩映,島西南側有一古式長廊,此島通過一座漢白玉拱橋與岸邊相連。朱自清先生經典散文《荷塘月色》便是描繪的這里,想必大家都會背誦“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

    近春園西南端,荷花池南岸邊的小山坡上,有一座精致的圓頂亭臺樓閣名曰零零閣。此閣綠瓦紅柱,漢白玉圍欄,內設舷梯,從舷梯拾階而上,放眼望去清華大學盡收眼底。隨拍照留念。

    沿清華路北拐便是熙春路,路東即是清華園,該園正門匾上寫著三個鎏金大字“清華園”,是清代咸豐皇帝所賜,進入園內,都是一些古代建筑,朱漆黃瓦,木質窗欞,欞上還有玻璃,穿越玻璃仿佛看到她昔日的繁華與風采,院內極為干凈,即使散落在地上的葉子都好像被人擺弄過一樣,那么的有詩意和韻味。這里的房屋格局比較小,但都比較精致。清華園原址為清康熙年間所建的熙春園的一部分。道光年間,熙春園被分成東西兩個園子,西邊的園子起名為近春園;我們剛才游覽過,東邊的園子仍名為熙春園。咸豐登基之后,就將東邊的熙春園改名為清華園了。

    出了清華園向南走,便看見一座古典優雅的青磚白柱三拱牌坊式建筑,這也是清華建校之初最早的主校門,現在被清華人稱為二校門,它一直是清華大學的標志性建筑之一,我們經常在電視和書本上見到它,門楣上刻有清末大學士那桐的手跡清華園三個大字。它歷經春夏秋冬,風吹雨打,默默地迎來送往每一位清華人。它不僅僅是清華園的鮮明標志,更是長期以來清華人勤奮求實、榮辱不驚之品格的象征。

    穿過二校門,沿著林蔭道往前走不遠是大草坪和清華大禮堂,大禮堂是一座羅馬式與希臘式相結合的古典建筑,融輝煌大氣于一體。它一直被清華師生視為自己堅定樸實、不屈不撓之性格的象征。大草坪的東邊矗立著一座式樣別致的二層樓房,青磚紅瓦,坡頂陡起,這就是清華校園中的標志性建筑之一——清華學堂大樓。清華國學院的四大導師王國維梁啟超陳寅恪趙元任曾經執鞭于此。為我國培養了一大批國學大家,其中成就卓著為人們所熟知的有:陸侃如謝國楨王力高亨蔣天樞等。

    清華學堂南邊是清華校訓,一塊巨石上鐫刻著“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此話源于周易乾坤二卦,卦辭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清華大學以此為校訓,正是印證了清華人在氣節、操守、品德、治學等方面不屈不撓,戰勝自我,永遠向上精神。

    清華大學很大,各類景點星羅棋布,如果形容她一步一景絕不為過,由于時間的原因,我們也只能游覽其中的一小部分。

    下午時分,我們才不得不戀戀不舍的離開她。

    咨詢留言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

    <nav id="vuo9d"></nav>
    <tbody id="vuo9d"><tbody id="vuo9d"><th id="vuo9d"></th></tbody></tbody>
    1. <nobr id="vuo9d"><samp id="vuo9d"></samp></nobr>
      <optgroup id="vuo9d"></optgroup>
      <delect id="vuo9d"><p id="vuo9d"></p></delect>

      <object id="vuo9d"></object>

    2. <thead id="vuo9d"><samp id="vuo9d"><ol id="vuo9d"></ol></samp></thead>
    3. 
      
    4. <small id="vuo9d"><samp id="vuo9d"></samp></small>
    5. <strong id="vuo9d"></strong>

      <listing id="vuo9d"></listing>

      国产又粗又猛又爽又黄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