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煤礦:丁曉曉
在這個炙熱的七月,我和同事們踏上了去張家界的路程,將去一睹它神秘的面容。
趁著天氣涼爽,我們于早上出發,坐著環山汽車經過圈圈崎嶇陡峭的山路,終于來到了山腳下。站在山腳往上看,幾座連綿的大山連到一起圍繞四周,前后左右都被山峰環繞,煞是壯觀。山峰被綠色的植被點綴的全是“綠色的海洋”,我們不由得被這美麗景色所吸引,迫不及待的坐上上山的索道,去山頂目睹著美麗神圣的奇觀。
到了山頂,順著山上的石路一路穿行,竟像是走在山下的感覺,全然感覺不到是在山頂,依然是樹木林立,依然是平坦之地,我們不禁感嘆在如此海拔之上修筑的條條石路,將耗費多少精力啊。隨著導游的指引,我們到了觀景臺,去飽覽大山奇觀。站在觀景臺環顧,連綿的山峰,不一樣的形狀,高的、矮的、連脈的、獨立的,配上遠處的藍天白云,人們不禁趕快按動相機快門,留下這一副副美麗畫卷。順著觀景臺往下望去,深淵之下綠樹蔥蔥,有種深不可測的感覺。
途經御筆峰,峰高100余米,數峰參差并列,據說是向王天子兵敗時丟棄的御筆所化成的山峰。歸類于石家檐游覽線。山谷中數十座錯落有致的秀峰突起,遙沖藍天,靠右的石峰像倒插的御筆,靠左的石峰似擱筆的“江山”。此景變化萬千,日照霞染生輝,云霧涌動時隱時現,春月透過花叢,五層峰巒相迭。
游覽了山頂的壯麗奇觀,我們順著山路開始徒步下山,沿著層層陡峭的階梯,一步一步往下走,由于兩邊沒有扶手,我們只能相互攙扶著。路旁有抬轎的轎夫吆喝我們坐轎子,都被我們一一回絕了,路上也遇到幾個坐轎的游客,看著轎夫累的滿頭大汗,一步一步艱難的前行,心中感嘆頗深。下山的路并不只是往下走,走著便有往上的階梯,我們一會下,一會上,腿已是累的酸痛。只聽后面傳來話語聲,“您多大年紀了?”“八十六了”。“這么大年紀了,太厲害了”,“我們都是老紅軍了,習慣了”。順著聲音我們回頭望去,兩位白發老人整一步步往下階梯,絲毫沒有勞累的感覺。他們給了我們前進的動力,忍著酸痛哆嗦的雙腿繼續前行。
下到半山腰,便是有名的十里畫廊,十里畫廊廊長5公里,峽谷兩岸林木蔥蘢,野花飄香;奇峰異石、千姿百態、象一幅巨大的山水畫卷,并排懸掛在千韌絕壁之上,使秀美絕倫的自然奇觀溶進仙師畫工的水墨丹青之中,進入十里畫廊沿途有轉閣樓、壽星迎賓、采藥老人、夫妻抱子、三姐妹峰等景點。我們一路前行,去欣賞著美麗江山。
蔚藍的天空,朵朵的白云,青山綠水,小溪歡唱,此景此情映心中,此時此刻好心情。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