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新分大學生的心聲
霄云煤礦 張興濤
光陰荏苒,時光飛逝,算起來這已經是我第三次來到霄云煤礦了,每一次來都切身感受到了霄云煤礦所發生的變化,每一次來自身都有不同的感受。
第一次來霄云煤礦是2010年的7月份,主要目的是為了完成大三的生產實習任務,我來到這里的運轉工區實習了三天。那時候的霄云煤礦還是一片到處正在建設中的工地,我住在擁擠的2號宿舍樓里渡過了在霄云煤礦的最初兩晚。實習的第一天正趕上35kV變電所更換避雷器、電壓互感器等裝置,我與師傅們從早上9點一直工作到晚上的10點多才結束,期間只吃了一頓午飯。雖然整個過程中我一直都是在打打下手,可是依然覺得特別疲憊。第一次來霄云的感受基本上可以總結為:辛苦。
第二次來霄云煤礦的時間是今年的3月中旬,我在這里實習了整整一個月的時間,實習的單位依然是運轉工區。令我感到無限欣慰的是這里的眾多師傅甚至是已經離開了運轉工區老師傅們都還記得我這個曾經在這實習過短短三天的學生。這一個月的時間,我跟隨電工班、絞車班進行每天例行的巡檢工作,并參加了月末的設備大檢修工作,期間共下井17次,這些成為了我在正式參加工作前的一筆寶貴經驗。帶我的師傅們一直都非常照顧我,不僅在有危險的活時不讓我插手,遇到臟活累活時也總是讓我在旁邊看著,讓我一直覺得特別不好意思。每當我遇到問題時,他們總是細心地為我講解。此外,在我的日常生活上他們也是無微不至地關心我,給予我莫大的幫助。時至今日,我都非常感謝他們,第二次來霄云感受頗深的就是“溫馨”二字。
這一次來到霄云煤礦我已不再是以一個學生的身份來實習了,而是以一個職工的身份來到一個未來幾年內、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內我都要為之奮斗的地方。從現在開始,我會放下我所謂的名牌大學畢業生的身份,到一線工作崗位上磨礪鍛煉自己,虛心向師傅們學習請教。在保證自身和他人人身安全的前提下,遇到臟活累活時不退縮,認真學習工作中所需要的知識,積極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勤學多問,力爭成為一名全面綜合的高素質人才,也為自己的明天打下一片堅實的基礎。霄云煤礦已經給予了我們豐厚的待遇,完善的福利,優良的住宿條件,我們理應以滿腔熱忱、兢兢業業的工作來回報企業,幫助霄云煤礦早日實現騰飛,也同時借助霄云煤礦的平臺實現我們自己的人生價值。此外,作為一名正式的中國共產黨黨員,我要發揮出自己應盡的責任與義務:服從企業分配,到最需要我的崗位上去,愛崗敬業,誠實守信,精誠團結,服務群眾,奉獻社會,為霄云煤礦的建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這次來到霄云,沒有了第一次的新奇困惑,沒有了第二次的懶散驕縱,有的只是肩上的一份責任,這份責任之于我來說就是努力工作,是我不斷前行的不斷進步的動力源。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我堅信我自己與霄云煤礦的明天同樣精彩輝煌。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