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濟礦通訊》的不了情
“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我與花園煤礦有著不解之緣,并與之產生了深厚情感,機緣巧合的我走進了礦宣傳報道員的行列,我愛礦山,我寫礦山。2014年4月,《濟礦通訊》應勢而生,邁向了宣傳“新時代”,走近了我的心。
《濟礦通訊》成長發展的每一步,都會給我帶來工作的激情、生活的樂趣、精神的享受,在和諧發展的濟礦大家庭里,與這樣一位“良師摯友”相識相知,是我從事煤礦工作無可比擬的幸福和幸運。
《濟礦通訊》是傳遞時訊的窗口,讓我在第一時間里了解到集團和各企業發生的大事、喜事;《濟礦通訊》是抒發情感的舞臺,給我提供了反映礦山生活及真情實感的一方平臺;《濟礦通訊》是鑄就夢想的殿堂,把我這個尚且稚嫩的耕耘人融入到你寬廣的胸懷里。于是,一篇篇膾炙人口的文章,一個個感人奮進的畫面,產生于井下工作面又悄然映入礦工欣喜的心田。
還記得《濟礦通訊》采用我的第一篇稿件《讓我的激情與夢想在這里燃燒》時,看到粗淺的文字竟然在全新面孔的《濟礦通訊》上有了一席之地,親人同事紛紛送上夸贊,喜悅之情難以言表。從那時起,我不斷利用業余時間寫稿投稿,雖說很多稿子因為寫作角度、內容、辭藻的平平未能見刊,但我絲毫不氣餒,靜心研讀被
自己在日常生產、技術、管理工作中,注重留心和挖掘本礦發生的亮點、焦點和閃光點,留意礦工思想、心靈、創造上的感人故事。到晚上,就是再忙再累也要把搜集到的“新鮮”素材提煉整理,寫作出來。當看到自己所見所聞、所感所想不斷被刊載時,成就感、收獲感喜從心來……
我知道,是充滿魅力的礦山賦予了我豐富的寫作源泉,是編輯老師的厚愛和對稿子的精雕細琢使我的拙作不斷見刊。盡管我的文字不是細膩的,但我對《濟礦通訊》是充滿感情的;雖然我的稿件不是精美的,但我對《濟礦通訊》是真誠的;也許我的寫作水平是粗淺的,但我與《濟礦通訊》的距離是越走越近了。
梅花香自苦寒來。2016年,在北京舉行的“2016年企事業內刊高峰論壇暨2015年度全國優秀內刊評比頒獎盛典”上,《濟礦通訊》雜志榮獲“新銳媒體”獎,收到這條喜訊,我打心底兒感到高興與自豪。
回首昨天,我是踏著《濟礦通訊》的鏗鏘節拍,吮吸著鉛字的馨香一路走過的。展望明天,我將一如既往地用礦工特有的文筆和熱情把礦山真實描繪出來,為礦工艱辛的付出和奇跡般的創造譜寫動人篇章,為《濟礦通訊》這塊純美的凈土澆水施肥、添姿增色,去收獲心儀的新聞之花、文學之果。
2017年,我將伴著《濟礦通訊》一起給力,一起成長,一起超越!
■ 花園煤礦 李興建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