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我們班組組織了個維修心得講述活動。干了一年的洗煤廠維修工作了,總是悶著頭干,也是時候回頭看看一年來走過的路,總結總結經驗,講述一下感受了。
其中一個老大哥的講述讓我很受觸動。他開頭先講了扁鵲見蔡桓公的故事。引申來說,他覺得干好維修工作,就和醫生扁鵲的心得很一致。醫者醫心,維修治根,這是對維修工作多么形象的描寫啊。就著他的思路,我也將自己的維修生涯梳理了一下。真的,似乎我們就是另一個形象下的醫者,我們也以自己的力量為安全生產“把脈祛病”。
從扁鵲的故事里我們可以得知醫生的三種境界。第一種就是防患于未然,病未有形而除之;這是維修工們未來需要達到的最高境界,即為在設備未發生故障并影響生產之前就發現問題并將之處理。不僅工作量少了,而且還能加快洗煤廠的優化進程。這就是“事前控制”,需要具有敏銳的判斷力和洞察力,能夠發現問題防患于未然,這里面蘊含的技術能力是第一的,只是不容易被人知曉。
第二種就是伐合抱之木于其之于毫末,病處于神而治之,這是維修工們正在達成的目標。也就是生產設備出現了細微的問題,立刻引起重視并得到處理,不放過任何可能影響生產的環節。這就是“事中控制”。需要維修工具有出手果斷、干練、迅速的特點,能夠避免延誤生產或者設備損壞的事故發生,需要具備的能力也是很強的,而且我身邊的部分維修工已經可以做到。
第三種境界也就是扁鵲自謙所說的病危之時出手力挽狂瀾。其實亡羊補牢,為時不晚。只要能把問題徹底解決,暴露出來并不可怕。當然,作為一個維修人員延誤生產的事情最好還是不要發生,能夠把麻煩扼殺在搖籃之中才是最好的結果。
誠然,除了技術,醫者仁心和醫者仁術更是我們做好維修工作的榜樣。我將保持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謹慎,以行者無疆的探索精神,拿著我的工具,做設備的“醫生”,向著“事前控制”的這一境界,努力!
■金橋煤礦 張東方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