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匆匆三天的學習,有驚艷,更有震撼。驚艷于老師水平的高蹈,更震撼于原典和原點知識在我內心不斷漾起、疊加的繁復無窮的“波瀾”!如果說在江陰黨校學習的感受是“不學習不知‘富’”,那么清華大學學習給我的感受綜合起來就是“不學習不知‘窮’”!
實在無法做到“波瀾”不驚!最近讀書,有兩個人給予我別開生面、不敢置信的震撼。一位是葉嘉瑩女士,他對中國好詩詞的賞析,以中西藝術理論為評論工具,抽絲剝繭,絲絲入扣,細微到其賞析文字間有蓬蓬輝芒、汨汨清香向人的感官浮籠過來,且評點中肯、立論精當,是我前所未見!另一位是木心先生,其對世界文學史的講解,可謂穿透歷史,獨辟蹊徑,卓立新解,豁人耳目,破啟舊識,回聲宣響于歷史長廊可想可見,是我前所未聞!這次,清華之行給了我同樣的感受!范德勝博士之博弈思維,之納什均衡對“囚徒困境”的解析運用;百家講壇主講人丁萬明教授之資治通鑒,對歷史史實與現代文化的對照解構;資深媒體人辛青峰之管理者語言藝術,從已發生新聞事件正反兩個方面的剖析之于成功演講圖像式建構等等,所有授課深入淺出,以原典和原點知識解構當下建構當下,護念于修身付囑于事功,知識聯通古代和現實,理論對接原點和實踐,是幾近于行的知識,是最具實操性的知識!把知識講“活”不容易,讓理論照進現實更不容易,這就讓我一再震驚于老師們嚴謹扎實的治學功夫!這就讓我一再震驚于老師們從知識到實際一絲不亂的互讀互解能力!這就讓我這個一向醉心于看書的人深感學之粗陋學之浮淺,更深感自己精神的“貧窮”!學而無用謂之窮,學而無得謂之窮,學而用之不可用謂之窮,我這讀書人竟一“窮”如斯!
如斯“波瀾”,以何心安?!
細思之,圣賢早就把答案放在了前頭:學習,學而時習之;學識,學而識見之;知行合一,致良知等等,只是我們視而不見,拿著東西找東西罷了!當下,應靜心治學,學創事功!
■花園煤礦 李貴生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