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因機臺電話故障,通訊維修班的師傅分段排查線路原因,最后發現是接頭受潮氧化導致的接觸不良。重新清理接頭后換裝接線盒,恢復通訊,整個檢修過程有條不紊。
引起我注意的是師傅剪下的每一個線頭都小心翼翼的收起放進褲兜,工作現場干凈整潔。雖未詢問師傅姓名,但臨走還是由衷地表示感謝:“辛苦了,頭一回見干活這么干凈利索的”。師傅笑笑:“沒啥,習慣了。”
好一個“習慣了”,這不由讓我想起聽過的一個故事:從前有個青年到剃頭店拜師學藝,每日用冬瓜練手法,每當練完便習慣地把剃刀砍在冬瓜上,三年過去了,剃頭技術沒的說,但獨當一面給顧客剃完頭時,仍習慣性的把剃刀“咔”地砍在“冬瓜”上,其結果可想而知。
故事的真假無從考證,但結局卻值得回味。所謂習慣,顧名思義,就是長期形成的思維和行為定式。從以上兩則事例可以看出,好的習慣常能帶來好的結局,而壞的習慣卻能造成無法想象的惡果。
俗話說,習慣的力量是難以改變的。習慣所具有的慣性表現在日常工作中的方方面面,而習慣性違章是職工長期形成的不按章作業,憑僥幸心理形成的不良工作作風。作為高危行業的煤礦,習慣性違章所造成的災難性后果往往是觸目驚心,有多少工傷災害事故不是由習慣性違章造成的呢?案例不勝枚舉,教訓深刻慘痛。
習慣性違章的形成,究其原因,主要是和教育的缺失及教育達不到預期的效果有關。安全規程、操作規程、作業規程都是前人用經驗和教訓總結提煉的,保障安全和生產的致勝法寶,每位從業人員入職第一天起所接受的煤礦三級教育,都明確規范了各崗位各項操作,然而違章現象依然屢禁不止。
要杜絕習慣性違章,不僅在于我們學過多少規程,更在于我們如何用規程約束自己的實際行動。杜絕習慣性違章的首要任務是徹底斬斷和清理人們頭腦中錯誤的習慣藤蔓,代之以理性的法律法規意識,只有正確的思想才能產生正確的行為。
正如“不受法律法規制約,不受社會道德規范約束的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每位工友應堅守法律法規的底線,按章操作,摒棄陋習,養成好習慣才能不碰安全生產的底線。保障自身安全,保證家庭幸福祥和,維護企業形象,才不是一句空話。
■金源煤礦 劉焰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