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很久沒有出門的一家人,守著陽臺看不遠處一處村莊里不時升騰起的煙花。
丈夫問我“你說,會有哪個地方還舉行燈會不?”“不可能,這個情況下,怎么還敢大規模聚集人!”“那央視的十五晚會還會舉行不?”“不會了吧,那不是頂風作案嗎!”“那可惜了,多少人準備了幾個月的節目,沒辦法演了……”“安全更重要啊……”
睡前刷朋友圈,竟然看見了很多人在曬看元宵晚會的照片。我睡意朦朧中嘟囔“央視真牛!這個時候還敢辦晚會……”早上打開電視,回看昨天的晚會,觀眾席空無一人!這是個沒有觀眾的晚會啊。瞬間覺得,不管舞臺上演的是什么,這臺節目本身就有了一種精神力量。
如果生活是一臺晚會,少數人作為主演享受著萬眾矚目的喝彩,更多的人應該終其一生都在重復著昨天的那臺晚會,賣力表演,卻沒有掌聲喝彩,甚至無人記得。一線英雄,也絕不止活躍在我們朋友圈里的那少數的幾個,可無人喝彩也不能阻擋心有舞臺的人,逆向而行。
一個洗煤廠的同事,年前因為幾個工作上的小事經常微信聊天。過年假期,大家都閑來無事,我們聊家庭,聊孩子,聊隔離,聊一日三餐。可這兩天,她始終沒有回復。半夜,她簡單回復了我一句“我在班上了,事太多了,來不及看手機”。我問她“那還能回家嗎?”“暫時不能”。我又問“那孩子怎么辦?”。這條微信,到現在,她也沒有回復,我不知道是沒有時間,還是不知道怎么回答這個問題。
17年前非典時,我面臨高考。不知是因為當時信息不發達,還是時間太長我們遺忘了當時的恐懼。那天高中同學微信群里,大家共同回憶,拼湊當年的情形。一個同學發燒了,我們都不知道害怕,班主任卻緊張的不行,害怕萬一確診全班人的高考都受影響。他帶著那個男生去醫院做各種檢查,等待結果期間,把他帶到自己的宿舍,一遍遍的測量體溫,物理降溫,吃藥……雖然虛驚一場,但那個男生對班主任感激不盡,“殷老師不止照顧我,還利用那個時間幫我補習,除了他自己教的生物,他還講物理題、化學題……他怎么什么都會……”
如果當年我們是無所畏懼,那現在我們開始變得心驚膽戰了。因為當年的孩子長大了,有了孩子,知道了責任。無知者才無畏,但也總有敬畏者在“逆行”。不是不怕,是使命使然。在每個不起眼的崗位,獨立沉默著,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每個孤獨的舞臺,都有沉默的舞者。愿這場無聲戰役中,每個“逆行者”都能收獲自己內心的掌聲“我這么棒,值得為自己喝彩!”。加油,懷揣著信念的人,笑的注定精彩。
█金橋煤礦 孟冉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