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來的疫情擾亂了工作和生活,被感染的擔憂以及對未知的恐懼籠罩著每個人,長時間的精神緊張可能會引發焦慮、恐慌等情緒。我們該如何面對,怎樣調整心態,做好心理防護呢?
其實,疫情面前出現一些不同于平常的心理、生理、行為反應,是正常反應,要正確看待,這主要涉及到情緒、軀體、認知、行為等諸多方面。
情緒方面:出現緊張、擔心、恐懼等情緒,擔心自己和家人被感染,隨著時間的推移,可能發展為憤怒、抱怨、激惹等。
認知方面:出現負性思維;不信任、懷疑;容易將個人的不順心與應激事件疫情聯系起來;壓力增大;心態不穩定、脆弱、悲傷、患得患失等。
行為方面:出現回避、逃避行為;不愿與人交流,喜歡獨處;發呆、麻木;反復查看與疫情相關的各種數據信息,反復測量體溫等。
我們要調適自己的心態,建議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過濾信息,注意防范。學會甄別信息,選擇閱讀有事實依據或官方公布的權威資訊。網絡已成為輿論聚集地,我們能做的就是管好自己,為正能量點贊發聲。
及時排解負面情緒。負面情緒是正常的反應,我們可以將擔憂向朋友或家人訴說,相互鼓勵、打氣,多聽聽醫生的講解和疏導,構建與完善自己的社會支持系統,緩解自己的焦慮、不安情緒。
適量運動,減少精神上的緊張。為避免交叉感染,我們應當響應號召盡量不出門,在家中或者宿舍里,通過適當運動緩解精神緊張,提高自信心,讓我們產生愉悅感。
█陽城煤電 葛云齊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