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月的時間就要過去了,每一個從礦內轉入食堂的員工,無論是工作模式還是心理心態上都有了很大轉變。
在新的工作崗位,所有的一切都得從零開始,每個具體崗點都得重新學習和適應。目前礦食堂不僅僅承擔著礦職工的一日三餐,還肩負著濟寧監獄隔離人員的一日三餐,繁重的工作任務,是我以前以就餐者的身份來吃飯時從未想到的。
剛開始,我們要學習如何打菜,如何操作保溫臺,如何飯菜留樣……同時,還需要反復練習快速口算。煤礦職工的用餐時間是24小時,大家要24小時保證有人售飯,售飯口不僅僅是打飯口,也是煤礦的精神文明窗口。售飯人員的一言一行體現著煤礦的企業文化,經過鍛煉,我由原來的對口算都打怯,現在面對著長長的打菜隊伍,也能有條不紊的售飯打菜了。我們自信了,微笑了,進步了,轉變了……
切配班的員工起初覺得都在家會做點兒飯,切菜不是什么大問題,一接觸起來,發現自己想錯了。這和家里吃飯切菜大不一樣,幾百口人同時用餐,切菜速度非常重要,大伙跟著師傅認真學,一站就是一天,剛開始下班回到家,感覺腿又酸又痛,要是切辣椒,手火辣辣的熱到半夜。
一個月之后,忙亂之感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取而代之的是忙中有序,一切都有條不紊的進行著,卸菜,擇菜,洗菜,切菜,送灶,給菜板刀具消毒,每一道工序都進行的有章有法了。同事們也從一刀一刀的切,慢慢的也會有節奏的顛刀了。這近兩個月的艱辛大家都深有體會,有的同事已不止一次的用刀碰手,但是帶著創可貼繼續干活,但我們始終堅信努力會有好收獲的。
分到洗刷班的同事從到崗以來,一個個不怕臟不怕累,撲下身子踏踏實實的干,一個個大桶要鉆進桶里去涮,學會了清理,消毒,沖洗。當看到一摞摞的潔凈的飯盒,飯碗,一個個干凈的飯桶,成就感油然而生!
保潔班維護著食堂大廳的整潔,桌椅板凳是一塵不染,地面是光潔照人,這和保潔班不停的辛勤勞作分不開,走一桌擦一桌,地面每天進行兩到三次的消毒,給就餐人員營造出了整潔的就餐環境。
每當聽到職工說“你們切的菜還挺好的”“吃你們擇洗過的菜挺很放心!”“餐廳大廳衛生還不錯!”……大家紛紛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崗位變了,為煤礦事業發展做貢獻的心沒變。每當來到食堂,看到墻面上寫著“為家人做飯”五個大字,內心深處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是啊!孔子說過“民以食為天”,這份工作對于礦職工來說是天大的事兒。作為一名食堂工作人員,我很自豪!
■金橋煤礦 申桂云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