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一部集結眾多實力演員傾情演繹的戰爭電影。電影中,講述了史稱“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中一個加強營抵御日軍的故事。而其中,最讓人動容的還要數鄭愷飾演的陳樹生“舍身取義”那一片段。為了防止日軍炸毀倉庫的墻,在最緊要關頭,他義無反顧沖了上去,犧牲了自己,而他的戰友們,整個機槍連的戰士們,則在看到陳樹生勇敢赴死之后,全都毫無畏懼地綁上了炸彈,選擇了與敵人同歸于盡。看到這個片段的那一刻,我的眼角竟開始酸澀。
觀影過后,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我忍不住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是什么原因讓我們的這些戰士視死如歸?讓我們中華民族愈戰愈勇?又是什么原因促使我們的革命先輩們臨危不懼、舍身為國呢?我想,大抵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那樣“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之火一經點燃,就永遠不會熄滅。”是的,貫徹一種對于美好生活向往的“敬畏心”,傳承一種敢于沖鋒陷陣、不畏苦難的精神,才是真正的“光輝”之道。
回歸到現實中,我們又該怎樣擁有一顆“敬畏心”,去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呢?當前新型冠狀病毒的防御戰仍舊嚴峻,我們的就業形勢也同樣嚴峻。不管是失業率的逐步提升,還是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勞動者與就業需求的反比,都讓我們能夠更加體會到今日幸福生活之意義,都讓我們更加意識到工作崗位的珍貴。因此,對待工作,我們要做到守職盡責,勇做實干精神的踐行者。
寫到這里,我不由想起了《八佰》這部影片中多次出現的那匹白馬。當時,并未有什么過多的聯想,如今看來,那似乎本就是一種別樣的寓意。開始時白馬的逃竄,像極了守軍戰士們剛進倉庫時的驚慌無措;而第二次出現的白馬,則預示著國軍戰士逐漸安定的內心;至于白馬最后一次的出現,更像是寓意著對未來的美好期待。這不正如面對疫情時,我們最真實的內心變化嗎?
《八佰》給我的感悟可用一句話替代:“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回歸到工作中,我想,我們在今天要做的,就是要“敬畏工作、敬重崗位”。我們只有將愛崗敬業的精神傳播在平凡中,只有把“敬畏心”應用于工作中,那么當有一天企業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也才能做到義不容辭、斬釘截鐵的將工作頂上去扛起來!
■金源煤礦 徐帥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