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我出生在煤礦職工家屬院,大院里全都是煤礦職工,我們家就是其中一員。從新中國的成立到改革開放,我們煤礦工人也隨著時代變遷慢慢走上自己的幸福之路。
爺爺輩出苦力踏上幸福路
20世紀50年代,退伍的爺爺響應國家號召到煤礦工作,也正在那時我們家與煤礦結下了不解之緣。記得小時候經常聽爺爺講起他在煤礦工作的故事。那時正是新中國成立初期,物質比較匱乏,交通工具只有一輛“大二八”自行車,每天天還沒亮爺爺就蹬起自行車去上班,光是路上用的時間就要兩三個小時。工作時,由于當時技術水平低,井下工作的生產條件較為簡陋,靠的就是人工、洋鎬、鐵鍬、大錘。采煤全靠炮采,放炮后,礦工爬進工作面,攉煤到溜子里,攉完煤拆溜子,全是手拉肩扛,累了就坐在地上休息,一個班一干就是十幾個小時,井下通風條件差,上井后整個人只能看到一口大白牙。即使這樣,爺爺也從沒說過苦、喊過累,反而覺得很幸福,因為黨和國家給的這份工作讓他養活了一大家子人。直到現在,爺爺還經常說沒有新中國,就沒有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
父親輩用技術擁抱幸福路
20世紀80年代,在爺爺的影響下父親通過社會招工進入煤礦工作。在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人們的生活質量顯著提升,父親的交通工具也由“大二八”變成了通勤班車,每天父親乘坐班車上下班,兩三個小時的路程縮短到三四十分鐘。工作上在經過多年的技術攻關更新換代,采煤方式已經由人工采煤逐漸轉變為機械化采煤,利用現代化的科技手段,輕松按電鈕就可實現生產,煤礦工人已經由出苦力、拼體力變成了懂技術、講技術、用技術。在父親的努力工作下,我們家在城里買了房,家里安上了電冰箱和大彩電,還裝了固定電話,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我輩用高科技享受幸福路
如今,畢業后的我同樣選擇進入煤礦工作。在改革開放近四十年,我的交通工具由通勤班車變成了更加方便和自由的私家小汽車。同時,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人民至上、以人為本”的理念指引下,今天的煤礦和從前相比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煤礦生產更加注重安全、環保、職業衛生,使用先進的技術和設備為基,全機械化作業,絕大多數崗位機臺做到了無人值守和遠程監控,勞動保護用品和崗位機臺安全系數得到提高,煤礦行業不再是人人聞之色變的高危行業。礦區生活也由原來的單一礦區家屬院,到現在的在市區購買商品房,使我們的子女教育、就醫、休閑娛生活更加的便利,我們的精神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一家三代煤礦人的幸福路是中華民族改革開放的踐行者、見證者和受益者,幸福不是一代人奮斗出來的,需要幾代人的努力。作為年輕一代我們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為建設美好“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霄云煤礦 武茜茜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