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朋友圈被母親節的祝福和問候刷屏了,我們一天天長大,媽媽卻在一天天老去。
很少給媽媽寫些文字,最早寫給媽媽東西,應該是學校的命題作文,記得那時候的作文課常常是下午的兩節,天很熱,蟬很吵,汗不停地流,字寫得還是那么少,總覺得媽媽時時刻刻在我身邊,我卻描寫不出她的微笑。
很小的時候,父母因為工作的原因,我是在外公外婆家長大的。那時候媽媽舍不得休班,每天就在下班后騎車20余里地去看我。那些鄉村的泥濘小道在晴天時或許不算什么,但逢夏季,道路泥濘不堪,有時還要把車子抗在肩上,這一路走來想似頗多艱辛。后來,我有一次騎車回姥姥家,在泥濘的道路上摔倒,摸著摔疼的膝蓋,腦海中變猛然出現了媽媽那瘦弱的身影,這條道路上,媽媽也摔倒過吧?
后來,因為上學被接到了爸爸媽媽身邊,周六、周日沒人照看的時候,有時我會去“北工地”玩,順便去媽媽那里吃中午飯。我記得有一次吃完午飯,媽媽為了工作開始趕我,我卻賴在媽媽單位不想走,而且,越讓我走,我卻越不想走。后來,媽媽為了嚇唬我,拿個掃帚做出打我的樣子,我一害怕就在大路上跑開了,碰巧踩到路上有個碎玻璃片,鋒利的棱角透過塑料涼鞋劃破了腳趾,頓時血流了出來。我已經不記得媽媽聽到我的哭喊,是怎樣慌張的跑過來的了,只記得她一手按住我淌血的腳趾,一手抱著我從“北工地”一路狂奔向醫院時那臉上掛滿的淚水,那淚水里除了心疼,會不會有自責和后悔?那時我已10多歲了,媽媽會覺得我重嗎?
到了大學,我才發現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也很無奈。沒有老師的督促,父親的管制和母親的嘮叨,突然間自由地一塌糊涂。大學的課程很緊張,各類活動也應接不暇,雖然離家不算遠,忙碌的我卻也很少回家,電話也越來越少,過節也不是每年都回去了。有一年中秋,下了課,發現母親突然出現在宿舍,提著好多水果、月餅。媽媽說:“這是你最愛吃的棗泥的月餅,一會跟你朋友們分了吃吧,媽媽陪你吃個飯,就走,明天還要上班。”突然間,我轉過了身,忍住那淚滴。媽媽就為了來給我送月餅,來回坐7、8個小時的汽車,而我呢?至今我還記得2003年的中秋,因為母親的到來,變得很溫暖、很幸福。
這幾年,媽媽身體一直不大好,除了一直以來的胃病,現在心臟有時也會疼起來。但是,媽媽總是在不舒服的時候一個人去藥房買點藥,也不舍得做檢查,更不讓我耽誤工作陪她一起去看病。去年,實在執拗不過我,讓我陪著去做了一次全身的檢查。下午,我獨自一人去醫院拿到檢查結果,看著檢查單上列出那些超標的指數,我心如刀割,想起平時總是因為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和母親頂撞、厭倦地打斷她的嘮叨,無情地害她暗自落淚的情景,后悔當時為什么不能多一些寬容、多一些耐心呢。在那一瞬間,我明白,有那么一個人出于無私的愛,每天在你身邊因為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睡嘮叨著你,是件多么幸福的事兒。“子欲養而親不待”,才是人生最大的悲哀。
現在,媽媽每天在家看著孫子、孫女,生活看似閑適、平淡,卻又很勞累,隨著孩子們一天天長大,也越發調皮起來,每天鬧著要出門玩,又自己不肯走一步,總是讓媽媽抱著他,別人誰抱也不愿意,而且,每次出門媽媽還要給孩子帶著水壺、吃的東西,一路叮叮當當,每天都是肩膀酸疼。在家的時候,媽媽每天都會教孩子們一些東西,數數,認水果、汽車標志……,總是不厭其煩,看著祖孫其樂融融的景象,總想,我也是媽媽這么教大的吧?在媽媽老的不能動的時候,我也會不厭其煩的陪媽媽說話嗎?我也會一路攙扶媽媽散步嗎?會不會為了做媽媽喜歡吃的東西,跑很多路呢?
今年,陪媽媽看《你好,李煥英!》。電影里面,賈玲告訴李煥英,以后她閨女一個月工資八萬,可李煥英卻滿臉不在乎的說,“我的女兒,我就要她健康快樂就行。”是呀,這個世界上所有人都關心你飛的高不高,卻只有她,在乎你飛的累不累。
媽媽對我,對這個家庭從沒有什么索求,我知道,在母親的意識里,為孩子操勞,為家庭奉獻就是生活,看著闔家歡樂,團團圓圓,她就滿足了。
那年在無錫靈山寺,朋友問我的祈愿是什么?我說,“天下平安。”朋友就笑。他不知道,我的天,就是媽媽。
母親節,就要到了。今年,照例一早我給媽媽發了一條“母親節快樂!”的短信,我知道這么簡單的幾個字,應該是她最大的快樂。
■運河煤礦供稿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