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已80多歲高齡了,自從2008年父親因病去世后,母親便獨自一人守護在老家的大院子里,雖然我們兄弟姐妹也不少,但成家后都是各奔東西,留在家里的只是三座若大的空院子由年邁的母親一人守護著,這么多年母親哪兒也不去,用她的話說,有她在就有家,孩子們就會有事沒事回老家里轉轉……母親的話不多,我卻依然從她不擅長的語言表達中感受到濃濃的母愛。
“孩子,錢是不是不夠用,這幾年煤礦效益不好,你用錢的地方又多,恐怕是掙不夠花的了。我這里有錢,你拿去用。”每個周末,回到家中,母親在噓寒問暖后,總是不忘顫巍巍地從包在手絹內的的“私房錢”中抽出幾張鈔票塞到我手上,還有時會背著我給孩子幾百元的零花錢……在母親的眼中,兒子是長不大的孩子。而我總是這周收下母親的錢,下周找個理由,再添些錢還給母親,來而復返,樂此不疲,這成為我們母子倆表達愛的方式。
小時候,總煩母親嘮叨,現在我總是把聆聽母親的嘮叨當作是一種幸福。每次回老家,我總要說一些母親感興趣的話題,讓她高興地絮絮叨叨地訴說往事……不善語言表達的母親,不時地回憶起以往那段艱苦的歲月:在那物資匱乏的70年代,父親長年在生產隊伺候地里的農活,母親獨自一人挑起家里的重擔……困苦的歲月磨練母親堅韌的品格,留下永身難忘的印記。但我從母親的嘮叨中,看到的是沉甸甸的母愛。
現在年邁的母親總是感嘆不能再操勞,羨慕那些依然還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同齡人。不識字、不會用手機的母親把家里的小院開墾出來種些時令蔬菜,收獲的時候便給孩子們送些親手種植的綠色蔬菜,更能收獲滿滿的成就感。每次看到母親無奈地感嘆,我總是覺得所有語言的蒼白無力……而母親一次次倔強地拒絕孩子們同住贍養的請求,總讓我眼流滿面,因為我讀懂母親深沉的愛。
找點時間,常回家看看,陪伴母親話話家常吧,別讓母愛總是在等待。
■花園煤礦 仇文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