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與老公回老家看望父母,吃過飯去田間地頭轉了轉,鄉間小路兩側全都是參天大樹,秋雨一下,秋風一刮,樹上的葉子嘩嘩地落在莊稼上、落在地上,踩在腳上咯吱咯吱地響,在城市里感受不到的秋意,在鄉間小道上顯得格外濃厚。和老公拉著家常,忍不住抬頭仰望上空那愈加蔚藍寥廓的天空,一絲秋風吹過,帶著微涼的秋意輕撫臉龐,感受到了濃濃的秋天氣息,秋意濃,楓葉紅,銀杏黃,秋高氣爽,秋天真美!
秋天是一個令人沉思的季節,是一個放空思想的季節,是一個極盡包容的季節,是一個碩果累累的季節,更是一個無比厚重的季節,他會讓我們去思考,去感悟。不同時代的人面對秋天也有不同的思緒,我是一名七零后,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喜歡秋天,喜歡這份厚重,喜歡這份滄桑,喜歡這份包容,他不像夏天“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熱烈;不似春天“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般旖旎。他更多地是傷感落寞,是屈原筆下的“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是曹丕眼中的“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是杜甫心中的“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秋天如同一位智者長者,有著歷盡千帆后的豁達和靜謐,經受過春風洗禮、酷暑磨礪,自成不動如山的成熟與包容,唯有此種心境才能孕育出甘甜可口的碩果累累和萬里飄香的五谷豐登。正是這份超然物外的灑脫,歷經苦難卻依然溫柔的從容與淡定,才更讓人有一份珠圓玉潤的感動。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正是秋天的包容,劉禹錫的這首詩才更加讓人偏愛,因為這才是面對秋天應該有的樣子,只有這種氣勢磅礴的奮斗精神,才能夠配得上秋天的厚重;“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毛主席獨立寒秋,佇立在橘子洲頭看湘江北去時的吶喊振聾發聵,豪情萬丈,氣勢恢宏,只有這秋天的寥廓和厚重,才能更加彰顯出一代偉人舍我其誰的豪邁之氣。
年年有今日,歲歲有今朝。秋意濃,秋風涼,陽光暖,正當下。愿每個人在這個厚重、包容、沉思、收獲的時節都能夠有所思、有所悟、有所獲、有所行。
■物資公司 薛小冬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