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公在電廠工作,是一名電力工程師,雖然有一個高大上的職稱,卻從事最接地氣的崗位,他是一名汽機技術員。
“你的頭發怎么這么出油,都打柳了,回來的時候都不洗澡嗎?”這是我在埋怨晚上下班剛剛到家的老公。
“我也沒有辦法啊,每天戴著安全帽到現場巡檢十幾次,悶熱出汗濕透了又蒸干了,一天下來頭發就這樣了,今天下了班開完會急著趕班車也沒來得及洗啊!”老公心平氣和地講。
我也不再說話。因為我的工作環境是整天坐在空調房里,早8晚5,而他工作在汶上陽城,上下班坐班車來回就得三個小時,趕上值班和工作忙就不會回家,即使回來到家也已是晚上7點,而且第二天上班時5點就得早起趕班車。相比而言,我豈不是從起點就比他幸福一步?頓時覺得老公的形象變得更加真實和高大。崇敬之意油然而生。
“喂,今天晚上啟機,我不回去了。”這是快下班的老公給我打來電話常說的一句話。
“為什么啟機你就不回來了?沒有你就啟不了機嗎?電廠有那么多人還不差你一個嗎?地球離了你就不能轉了嗎?”由于老公很長一段時間不回家再加上事情繁忙我在電話里發一通脾氣。
“地球離了我肯定能轉,并且能轉得很好,如果沒有我也能啟機,但是作為一名技術員,不就是這個時候最需要我嗎?等我忙完這一陣就休班回家。”老公并沒有因為我發脾氣變得氣急敗壞,聽完他語重心長的幾句話,我慚愧不已。我的格局僅限于自己的小家,而老公承載的是更大的家,以企為家,不遺余力地貢獻他的價值。愛崗敬業的態度令人肅然起敬。
“老婆,我想買個智能手環。”老公像小孩一樣跟我商量到。
“買吧,你是不是看著別人戴手環你也眼紅?”我打趣到。
“當然不是啊,我買手環是為了工作,在現場的時候機器聲音嘈雜很多時候都聽不到電話,戴上智能手環后就不會錯過電話了,萬一有重要緊急的事情就更不能錯過了。”老公解釋說。
老公多次被評為過先進、勞模,我對他說這是實至名歸。而我因為沒有被選為工作先進者對著老公抱怨牢騷:“我覺得自己工作很努力啊,也很賣力,但是每次評選先進都沒有我……”
“你工作的目的是為了評先進嗎,你自己對工作做到問心無愧就好,不應為了榮譽增添煩惱,你應該去尋找工作的意義。”老公安慰我。
一語點醒夢中人。老公對孩子講,我們24小時使用的每一度電都有他的堅守,我們冬天享受的每一度供熱溫暖都有他的付出。他工作的意義就是平凡的崗位,不凡的價值。而我的工作是財務核算,作為公司幕后部門一直在后勤服務,但是每個月出具的報表都有我的每一份貢獻,對數字的敏銳計算,對數據的分析評估,為領導呈現及時的“晴雨表”!
有一天,上小學的女兒對我說:“媽媽,今天老師表揚我了,因為老師讓用‘業’字組詞,我組的是‘業務’,別人都沒組過。”
“嗯,真不錯,那你是怎么知道‘業務’這個詞的呢?”我疑惑到。
“因為爸爸和媽媽談話總是提到‘業務’。”女兒回答。
我恍然大悟,原來教育就在身邊,老公是我的榜樣,我和老公一起潛移默化影響著孩子。致敬身邊的榜樣!
■物資公司 張艷蕾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