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晚上,我和兒子共同觀看了“天宮課堂”回放,讓我受益匪淺,感悟頗豐。中國空間站成為了“最高學府”,航天員成為了最有“高度”的教師,這是中國航天事業發展成就的直觀表現,也是人類追逐太空夢、探索宇宙奧秘的偉大成果。
神舟十三號乘組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在空間站進行太空授課。三名航天員在線介紹并展示中國空間站工作生活場景,演示了微重力環境下細胞學實驗、物體運動、液體表面張力等現象,并與地面課堂進行實時交流,傳播載人航天知識,開展直觀生動、內容豐富的航空航天科普知識講座。
兒子最感興趣的是“水膜注水成水球”的實驗,一邊看一邊激動地說:“水的張力原理我們在課堂上都學過,但是水在太空中形成的奇妙現象還是讓我感到驚嘆……”
生動的實驗和平易近人的講解不止激發了孩子的興趣,通過天宮課堂,也讓我強烈感受到我國科技實力的進步!從2003年第一次探月,18年來,7次載人飛行,間隔期從以年計算到以月相隔,“出行”的頻率更快,銜接更順暢,準備更從容,展現著我國科技自立自強的能力。太空之旅從“一日游”到“季度游”,再到此次半年的“深度游”,“太空旅行”的時間更長,步伐邁得更大、更遠、更堅定,彰顯著大國自信的豪情。
這場太空授課順利圓滿的背后是國人努力付出、密切協同配合的結果,是一個龐大的科技力量的支撐。深刻體現了我們中國人民敢于有夢、勇于追夢的優秀品質,用智慧和汗水打造了夢想飛船。
星空浩瀚無比,探索永無止境。
■安居煤礦 孔杰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