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啥題材可寫嗎?”“沒有。”最近我與一名基層通訊員聊天,一句簡單明了的回答令我哭笑不得,因為在我看來,基層職能部室不僅題材多,而且都是分量重、有料有品的好素材。而身邊一個個好的新聞線索如果不被挖掘,不被發現,實則可惜。
在日常的宣傳管理中,我們會給每個部門下發宣傳任務,有的單位會為了完成基本任務而寫稿,有時候快到月底的時候,會突擊發過來很多湊數的稿件,不僅沒有亮點,而且在應付湊合的情況下,他們本人覺得是一種負擔,對于宣傳部門來說意義不大,更平添了統計匯總等無意義的工作量。
其實,如果用心去觀察,你會在看似日復一日的工作中發現很多好的新聞點。在上級文件里、在領導講話稿中、在開展的每一項活動中、在每一次檢查迎檢中,我們能發現新聞點;各部門安全管理、落實精神、標準提升、節支降耗、小改小革等,都是可挖掘的新聞點。當宣傳部門苦于沒有稿件時,基層通訊員正苦于沒有線索可寫,其實,這就是一種信息梗堵現象。
有一次年后復工復產后,各部門都緊鑼密鼓地張羅著各種檢查驗收,技術人員忙著整理驗收情況,當我問他們問詢稿件時,他們愁眉苦展地說,沒有時間寫啊,而在他們手中拿著的一份檢查單中,正清楚地寫著各種檢查地點、檢查要點、檢查需落實情況,而這些內容稍加整理,即是一篇不錯的新聞稿件。
寫好一篇文章很重要,挖掘新聞點也很重要。通過實例表明,基層缺少的不是新聞點,而是發現新聞點的眼睛,缺少的是用心去觀察的態度,只有多寫多看,就發現新聞素材也沒有那么難找。當我通知基層通訊員集團公司舉辦通訊員培訓時,收到的回答是,迫切需要這么一期培訓。是的,或許只是需要這么一個“點”,就能“點”醒、“點”透寫稿過程中的困惑,就能在今后的寫作過程中提煉出更多有價值的東西,使寫作水平邁上一個新的臺階,而追求獨具特色的內容和目標,更是通訊員孜孜不倦的追求,在經歷了“頭腦風暴”的氛圍后,會令人充滿期待。
█運河煤礦 丁曉曉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