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中說“度,然后知長短”。度就是計量長短的標準或器具。度知長短,量知大小,衡知輕重。在度量衡三者中,度是對于長短的衡量標準,“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長短也。”賈誼在《新書》中曾說:“數度之始,始于微細,有形之物,莫細于毫,是故立一毫以為度始,十毫為發,十發為厘,十厘為分……”正如大家都熟知的“失之毫厘,謬以千里”,正是從毫厘這兩個小的“度”上去說,而原因就在于毫厘作為度之小,更能強調不可有一丁點的細微失誤。
《曾國藩語錄》中說道:做事有度,做人有度。遇事優雅得體的風度,做事日昃忘食的熱度,辦事勢不可擋的力度,說話把握分寸的尺度,學習積極努力的態度,心里樂觀純凈的溫度,胸中海納百川的氣度,行為從容不迫的風度,人生腳踏實地的高度。
在生活中你會發現,20度左右的天氣最適宜,36.5度左右的體溫最健康,45度的交談角度最舒服。做飯,釀酒,制醋……都是要把握度的,過高過低都會失敗,只有恰到好處才能使飯菜可口,酒香味純。
人與人的相處也是如此,過緊過松都不妥當。教育孩子也是,管與不管之間也要有個度,多則叛逆,缺則懶散。度是什么?我認為,是萬物的屬性,是事物的規律,是生活的本質,是我們所離不開的“存在”。
給自己定下目標,嚴律已,寬待人。努力有方向,內心有溫度,追求有選擇。生活路上可能有困難險阻,但抬頭總會有陽光。努力去做一個向陽的人,溫柔且善良,處處皆是桃花源。
■安居煤礦 孔杰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