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作為濟寧能源“萬眾紅心”志愿服務隊一份子,我參與了多次“萬眾紅心”志愿服務活動,感想頗多,觸動很大。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幫助需要幫助的人,雖談不上“樂善有恒,大愛無疆”,但心中充滿了“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滿足感。
很多時候,我腦海中的慈善和公益事業貼的是“高大上”的標簽,是需要大量的人員和財物,或者長年累月的持之以恒,才配得上“慈善”二字,但是在“衣舊有情”公益募捐活動中一位職工的舉動改變了我的想法——他捐贈了很多全新的童裝,吊牌還沒拆,對此他解釋說,貧困家庭里的小孩子,對比同齡人容易產生自卑心理,購買幾件新衣服對于我們來說可能不算什么,但對于他們來說,幾件新衣服有可能會讓他們更加自信。聽到這些話,我立即給他豎起了大拇指,真切明白了“慈善”,貴在真誠,美在奉獻。大批錢物的捐贈固然偉大,但點滴的愛心匯聚成的河一樣可以川流不息。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農村的老年人是需要被幫助的重點弱勢群體,在“萬眾紅心”志愿服務隊走進安居街道十里東村活動里,志愿者們支開攤子,打算為留守老人們免費理發、量血壓、做體檢、送口罩等。最開始過來的老人們心存疑慮,再三追問收不收錢,但通過大家熱情的服務和真摯的行動,取得了老人們的信任和贊揚,并一傳十,十傳百,服務點很快匯集了大量的人。印象很深刻的一位年逾古稀的爺爺邊排隊邊嘴里在念叨:“現在的社會風氣真好,這些從城里來的小伙子和小姑娘,知道我們年紀大身體不好,大老遠專門過來幫助我們。”我聽后心里暖洋洋的,付出的僅僅是一些時間和簡單的勞動,將愛心送給需要的人,獲得了極大的認可,弘揚了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予人為樂,與己而樂。參加的這幾次公益活動,對于自己而言,最大的感悟是:這不是贈予,而是收獲。自己或捐贈或勞動的付出,收獲了極大的了滿足感、成就感和正能量,物超所值。莎士比亞說過:“慈悲不是勉強,它賜福于受施者,也賜福于施與者。”每當看到受幫助者臉上的滿意的笑容,心靈就受到一次小小的蕩滌和升華,不斷的認可自己,認可周圍同樣在做這些事的人。
■安居煤礦 蔣帥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