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放假時,孩子們放假在家,我到單位來上班后,母親打電話說接孩子過去玩一天,下班后,還沒去接孩子回來,就收到孩子用平板電腦發來的微信信息,“媽媽,快來接我,我要回家。”
我開車就去接孩子,剛到小區門口,就接到母親打來的電話:“韻涵不讓我送,生著氣走的,因為學習我嚷她把她作業撕了,生我氣了,其實我也挺后悔的,孩子就來玩這么一天,還弄得這么不愉快……”母親哽咽的話語中滿是自責。
沒一會,孩子在姥爺和舅舅的護送下走過來了,孩子委屈地上車后,狠狠地關上了車門。在路上我詢問她事情的經過,孩子哭哭啼啼地述說著姥姥的“罪狀”,原來,姥姥坐在她一旁看著她上書法課網課,當老師還在講課時,女兒就已經迫不及待地把字寫完了,完全沒有聽清楚老師講的要領,在老師說讓大家根據要求寫一行字的時候,女兒得意地感覺自己已經寫完了,順勢拿起平板電腦瀏覽起其他內容,這讓一旁的姥姥坐不住,開始耐心地告訴孩子,聽課要認真地聽老師講的內容,然后再按老師的要求一筆一劃地去寫,而不是為了應付草草地去寫完,然后嚴厲地要求女兒再按要求寫一遍,女兒一再強調已經按老師的要求寫完了,不想重新寫一遍,于是,母親生氣地拿過來她寫的字撕掉了,“戰爭”越演越烈……
當女兒講述這些的時候,我的思緒又回到了我的小時候,記得我上二三年級的時候,因為貪玩,作業沒有寫完,當第二天早上要去上學的時候,才發現作業忘記做了,那時候母親就像現在一樣,在院里里搬了一把凳子,嚴厲地讓我坐在院子里寫完作業,寫不完不能去上學,在我哭哭啼啼抹著眼淚寫完以后,母親才把我送到學校里,從那以后,我再也不敢忘記寫作業。
其實在自己做了母親之后,才能理解了父母對待孩子的那份用心良苦,才知道拉扯一個孩子長大成人是如何的不容易,而父母的一言一行又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自己,激勵著自己。到家后,母親又發來了信息,問孩子情況,一直都在責備自己的行為太沖動傷害了孩子,后來母親打過來電話,我們推心置腹地溝通了好久,我告訴她,孩子還小,雖然現在可能還不能理解姥姥的行為是為她好,但是她將來一定會理解的,母親告訴我,她一直給孩子灌輸著教育的思想,告訴孩子父母掙錢不容易,要好好珍惜父母的付出,學好知識才是對家長最好的報答。
是的,在一言一行中我也看到了母親的變化,隨著年齡的增長,母親也不再那么強勢,也學著設身處地反思自己的行為,不再是我眼中那個說一不二的母親。當自己人到中年的時候,突然發現能有人去“教育”你是一種何等的幸福,直到現在回家,依舊還會被母親數落著衣服不合體,教育孩子方式不對等,在她的眼里,我們永遠是那個長不大的孩子,會做錯事的孩子,而他們則用自己的方式去“愛”著我們,去呵護我們。
母親與兒女的戰爭,是一種愛的碰撞,因為有愛,所以懂得!
█運河煤礦 丁曉曉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