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最親的是母親,我有兩位母親。一位是給了我生命的親生母親,另一位是結婚后老公帶來的婆婆母親。這兩位長輩,在我心目中的地位都是同等重要,尤其是對婆婆而言我投入的關愛更多一些。以至于每次回娘家,親生母親都要提意見,說是養了個白眼狼,我聽后也是一笑了之,并回復母親說白眼狼也是遺傳,你對奶奶不也是這樣嗎?每每聽到這些話母親都會笑的特別燦爛。
我的婆婆今年已經七十五歲了,身體健康狀況不是太好,背有點駝、頭發花白,皮膚白晰,一副慈祥善良的樣子。從我跟老公第一次進家見到婆婆起,就沒見她發過脾氣,紅過臉。結婚生子后,由于我和老公都在崗位上,日常照顧孩子的重任也就落在婆婆身上,每當我不更事的女兒淘氣時,她也是笑著去制止,話語間傳遞的是無限的疼愛,從沒見過她因照顧孩子勞累而生出不耐煩的情緒來,而且是這么多年始終如一。也正是有了婆婆的辛苦付出,我和老公才能安心的工作。想一想,婆婆對我和女兒的愛真的是用心用情。女兒十個月時,還不會走,我的產假也到了,需要回單位上班,記得那時婆婆輕描淡寫地說,“你們放心地去工作吧,孩子有我照顧呢,不用分心。”聽著婆婆暖心的話,我心里特別溫暖。為人母的我,知道看孩子是一個辛苦活。有時孩子調皮哭鬧時,她就抱著小家伙到室外去玩,而我的女兒也對多姿多彩的外面充滿了迷戀的情緒。有時孩子柔嫩的小手抓扯婆婆的頭發,所以婆婆那梳理整齊的頭發便有些凌亂不堪了,每當風兒吹起,婆婆散亂的頭發便在臉上婆娑著,更加生動地提示著老人的看孩子的艱辛。
婆婆性情溫順,真誠待人。每每與孩子在外面玩,碰到熟悉或不熟悉的人,都笑著與人寒暄,所以婆婆在周圍的人中擁有了好的人緣。每逢周日,我帶孩子出去玩,碰到我的人都要問:“孩子奶奶怎么沒出來呀。”婆婆良好的人際關系由此可見一斑。
婆婆雖然年齡一年大過一年,但她的記性特別好。老公單位離家遠,負責的工作也是千頭萬緒,平日里忙起來很少回家。時間長了,我也習慣了老公不回家的生活,有時都忘了他什么時候走的?走了多少時日沒回家?而婆婆卻記得清清楚楚,每每婆婆問我老公多長時間沒回家了,我總是吐吐吞吞的說不出個準確日子,臉紅得抬不起來。
孩子到了上小學的年齡后,為了不讓我操心,婆婆一日三餐,都爭著去做飯。每天早上也起的特別早,每每我起床收拾好準備上班時,婆婆就會把做好的飯裝好讓我帶著,她說自己做的飯好吃。我也勸她不要這么操勞,我在單位買點吃就可以了,可婆婆雖然嘴上答應了,但仍然每天堅持早起為我做早餐。記得婆婆剛來我家的時候,不太會使用天然氣灶,她總是說,自己老了,糊涂,怕出事。于是一家人的伙食理所當然地落在了我身上。每天我下班回家顧不得與孩子親熱就急匆匆地準備飯菜。后來婆婆見到這情景,主動讓我教給她使用液化氣灶,說是為了給孩子吃上熱乎飯,我就認認真真地教給她,她很快就學會了。從此,婆婆學會使用液化氣灶,她便主動承擔了家務,把家庭打理的有條不紊,這對一位長年生活在農村的老人來講實屬不易。
婆婆從濰坊農村老家來到濟寧,時間久了,必然牽掛公公,但是她從來不主動給我提起這事。每次都是我把電話打過去,她跟家人通話,也從不肯在電話里多說一句,我知道婆婆一定受了很多苦,但是面對家人從不多說。特別是婆婆患有冠心病多年,遇事不能太急。為了緩解婆婆的病情,我嘗試著自學中醫按摩,有空時就幫婆婆按按,堅持了一段時間效果還不錯,關鍵是借按摩的機會,婆媳間能說說話,聊聊孩子的事,也沒有任何的隔閡。這樣時間長了,生活中難免也有磕磕碰碰不愉快的事,但我和婆婆都能當面說開,從來沒有真正放在心上當回事,更沒有因為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爭執不下,婆婆就是這樣一個平常的老人!在我看來,把所有贊美之詞給我的婆婆都不為過,她對我們而言就是楷模!就是精神的支撐!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我也經常遇到這樣那樣的煩心事,但一想到婆婆笑對人生的樂觀生活方式,我的心一下就大了,覺得路也寬了!
婆婆今年已七十多了,身體也不算硬朗,但我待她比親娘還要親,這是老人最為得意的地方,我也真心的對待婆婆,并希望她的晚年生活安逸、富足、健康、平安。
■花園煤礦 馬丹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