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我利用散碎時間翻閱了一遍《立足崗位干好本職工作》《讓愛崗敬業成為一種習慣》這兩本書,最深的體會就是:一定要把自己錘煉成“工匠”或“專家”。如果你是普工,你要把自己變成“工匠”,這里的“工匠”是指“大國工匠”里有工藝專長的匠人,“國寶級”的技工;如果你是一般科員,則要把自己變成“專家”,這里的“專家”是指在學術、技藝等方面有專門技能或專業知識全面的人,特別精通某一學科或某項技藝的有較高造詣的專業人士。而且在錘煉自我的過程中要把工作當成事業,并全身心地投入才能出彩。
自2010年以來,我每年都有100篇以上的稿件在外部媒體上發表,2021年外宣作品為178篇,2012年最多,全年發表了237篇。近日,有同事、朋友問我,你是如何做到每年百篇以上的發稿量的?是信念,是堅持。讀了《立足崗位干好本職工作》《讓愛崗敬業成為一種習慣》這兩本書后,我的回答更堅定了:一定要有把自己錘煉成“工匠”或“專家”的強烈信念,促使我發稿量年年過百。
我把自己錘煉成“工匠”或“專家”的過程可簡單分為6個步驟:
第一,經濟投入方面。我每年都有自費訂閱書報雜志的習慣,自2010年開始,每年花在訂閱書報雜志上的費用不少于1000元。幾年來,曾經訂閱過《工人日報》《中國安全生產報》《企業家日報》《中國煤炭報》《中國礦業報》《山東工人報》《中國剪報》《中國水運報》《現代物流報》《讀者》《特別關注》等報刊雜志;購買的書籍有《成長的力量》、《讀書改變命運》、《超級工作整理術》、《狼性管理》系列、《向強者看齊》《當代新聞采訪》《新聞策劃實戰寶典》《新聞報道形式大全》《新聞采寫研究》《新聞人生——名記者清華演講選》《編輯思語》《說文解錯700例》等。
第二,時間投入方面。每個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若想多發稿就必須平時多努力、善學習,正如我前面所講,為什么要自費購買書報雜志呢?就是為了平時利用一些散碎時間來看書讀報學習的,這里有兩點需要提示:一是書報雜志里的東西都是別人花大把、大把的時間和精力驗證過的,是經驗教訓的總結提煉,你讀了就會避免犯同樣的錯誤,并知道如何加快速度,這無形中又給自己節省了很多時間和精力;二是你想學到別人的東西,就必須自己花些小時間和精力通過讀書看報的方式來獲取,要知道,你閑時讀的書,是別人偷不走的財富,而且學到手了,也便于將來學以致用。
第三,素材尋找方面。對外發稿,得寫東西,寫作素材從哪里來呢?從眼睛里來。也就是要有一雙“火眼金睛”,面對同一有價值的新聞事實,有些人往往視而不見,有些記者、通訊員卻能敏銳地發現并抓取。原因何在?就在于認真者有一雙“火眼金睛”。對于一個新聞通訊員來說,善于不善于用眼,對能否及時發現新聞至關重要。實在想不到有什么新聞素材了,這時不妨打開電視、翻翻報紙、上上網等,看看別人最近都在報道些什么,是否也能結合本地實際去抓一些新聞,在借鑒別人經驗的同時也能激發自己的創作靈感。從書報雜志中借鑒素材,這也是我前面講到的為什么要自費訂閱書報雜志的原因之一。
第四,稿件采寫方面。前面尋找到合適的素材了,但這僅僅是開始,因為有了新聞素材,從采訪、寫稿到見報,也還有一段路要“走”。況且,稿件的采寫必須從形式上按照報社(雜志社、網站)的要求做好,在內容上注意遣詞造句和邏輯關系、標點符號,在標題制作上認真斟酌吸引編輯眼球,在導語寫作上努力追求活潑新穎,在新聞主體寫作時要善于把那些能夠表現稿件主題的材料亮出來,在圖片說明上要力求言簡意賅。另外,對未被采用的稿件也要單獨拿出時間來思考一下,這篇稿件為什么沒有被采用?以后類似稿件需要注意什么?積極地尋找自己的問題,吸取經驗教訓,以此提高今后稿件命中率。
第五,媒體選擇方面。我曾經在《寫好新聞 給你6把金鑰匙》一書中專門寫了一章《投稿不懂行,累死不補償》,就是告誡讀者要會投稿,要善于選擇媒體,寫稿一定要符合網絡、報刊、電視等媒體及其專欄、專版、專題的特點。通常情況下,注意研究報刊雜志的特點,熟悉各家專欄風格,針對專欄寫稿,稿件的“命中率”會高些。根據版面、專欄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采寫適合版面、欄目所需的稿件,遠比漫無目的、瞎撞亂碰寫稿的中稿率要高很多。切記,“研究和選擇媒體,分析版面和專欄”,是提高稿件命中率的最有效訣竅。媒體選擇對了,則事半功倍。
第六,經驗總結方面。閱讀、練筆、自省,一個都不能少。一是我每晚都堅持閱讀,要養成天天閱讀的好習慣,語感有了,才能在平時寫作時“文思如泉涌,詩海盡泛舟”,手到詞來。古人有曰:“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二是我每天都堅持寫作300字以上,無論是新聞還是散文,或是隨筆作品,每天都寫一點兒,這樣日積月累、集腋成裘,寫作水平就會越來越好。要養成天天練筆的好習慣,切不可羞于動筆、懶于動筆、害怕動筆。三是我常拿自己的作品跟大報記者的作品相比較,尋找差距,看看人家的稿件究竟好在哪里?學習學習,研究研究,提高提高。養成天天自省的好習慣,正確地認識自己和不足,揚長避短,謙虛謹慎。鐵人王進喜有句名言:“我們不能一有成績,就像皮球一樣,別人拍不得,輕輕一拍,就跳得老高。成績越大,越要謙虛謹慎。”這話永遠都不能過時。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截至目前,我已經成為中國煤炭新聞網、《現代班組》雜志、《中國經貿》雜志、《企業家日報》《中國水運報》《現代物流報》等9家媒體的特約記者,是公司的“唯一”;編輯水平也有一定的進步,曾經獲得過全國企事業優秀內刊“十佳主編”榮譽稱號;政工專業職務任職資格方面,去年也如愿以償地拿到了“高級政工師”職稱,一直在努力向“專家”靠攏!
■梁山港 王傳鈞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