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讀書?在我看來,那些飽腹詩書、出口成章的人自帶一種氣場;那種侃侃而談、儒雅風韻的人,在舉手投足之間散發出來的魅力更加迷人。
我的孩子即將讀小學四年級,在現在的小學階段,閱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每個學期,老師都會羅列書單,為孩子選購一些經典的文學作品。孩子們會通過閱讀日積月累,增強自己的文學功底,他們平時運用的古詩詞和經典名著比比皆是,一度令我驚嘆:小小年紀的孩子,通過讀書,知識面如此廣闊,讓我這個做家長的都自嘆不如!
“我撲在書本上,就像饑餓的人撲在面包上。”高爾基的這句話一直是我的座右銘。還記得我上小學四年級的時候,母親從鎮上趕集回來,給我帶回來一本作文書,拿到書后我欣喜若狂,比拿到任何東西都要開心。我連忙坐下來一篇一篇地讀起來,即使被催促好幾遍去吃飯,都舍不得放下那本書,我被那優美文字深深地吸引了。
是的,那行行文字所蘊含的知識,使我們在學習中有所想、有所思、有所悟、有所行,進而提升我們的涵養與格局。尤其是人到中年的我們,在經歷了工作和生活的洗禮后,對人生有了更深更真的見解,才發現在人生中,更應該注重內心。而心態是主宰我們行動的導向標,我們更愿意靜下來,一杯清茶、一本書,一個安靜的午后,遠離生活的喧囂,遠離思緒的困擾,靜心而坐,從書中品讀人生、品味生活。
我希望用文字去表達內心、講好故事,運用一個個文字,寫出精彩的作品。我更想通過讀書進行反思,提升自己的修養,修心養性,用更積極的心態去面對生活,面對未來的人生。
如此看來,更應多讀書、讀好書!
文 | 丁曉曉(運河煤礦)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