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卑未敢忘憂國”——出自宋代陸游的《病起書懷》,同顧炎武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意思相近,表達詩人自己雖然地位普通甚至低微,但是從沒忘掉憂國憂民的責任。它總結了中華民族熱愛祖國的偉大精神,揭示了人民與國家的血肉關系。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林覺民赴死前給已經懷孕8個月的妻子寫了一封絕筆信。縱觀全文,從敘述的幾件事中,他反復強調的是:“吾至愛汝,即此愛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不同于很多革命烈士的遺書寫得激昂慷慨,林覺民委婉地表達了自己對妻子的摯愛和對祖國的大愛。他把家庭命運和國家的命運聯系在一起,把對家人的愛和對天下人的愛融為一體。讀完整篇文章,我的腦中只有這句話:“我的血肉獻給國家,我的靈魂獻給你。”
孟子寫過:“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而烈士們犧牲個人的幸福,是為了天下百姓的幸福。1903年,魯迅剪掉辮子之后寫:“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他要把鮮紅的熱血獻給他深愛的中華民族。在整個中華民族歷史上,有無數進步先烈都為他們所熱愛的祖國和人民獻出生命。有的甚至不僅僅是個人的犧牲,還有他們兄弟、妻子、兒女、父母的生命。在1949年,無數有名或無名的革命烈士為之奮斗的獨立自主的新中國終于成立了。而我們,現在生活在一個國富力強的中國!
“位卑未敢往憂國”,是每一個時代都宣揚的主題。有國才有家,而“家”又由一個個獨立的人組成。國家大計,關系到每一個人,不論是什么職位、年齡、性別。中國夢是我們努力追求的,我們應該肩負起偉大的歷史使命,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打造“千億級集團”的目標也是我們所追求的,我們更應該盡自己的一份擔當和責任,奮楫揚帆、勇攀高峰,著眼當下、放眼未來,抓住發展機遇,在二十大這樣一個歷史的坐標之上,努力提升自身素質、增強自身本領,以嶄新的姿態迎接未來!
█運河煤礦 周冰凌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