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反復品讀了董事長推薦的《讀信知困局》,文章中企業核心員工和董事長對于離職這件事,以書信的形式表達了各自立場上的態度和觀點,讀完之后,我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
從離職信的字里行間,我能了解到核心員工從入職、毛遂自薦、無怨無悔地付出到經歷企業裁員而斗志喪失,最后離開工作了7年的企業另謀出路的整個過程。究其原因,就像信中所寫“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一個先來”“看不到未來”“想擁有屬于自己的天空”,歸根結底是他的人生目標和企業的目標不一致,是這位自命不凡的核心員工在企業轉型、業務收縮之際,丟掉了與企業共成長的感恩之心。
回信中,董事長對核心員工離職和業務裁員表示惋惜和慚愧、對企業發展遇到管理瓶頸進行反思、對企業發展進行規劃布局,最后刀刃向內地剖析了企業現狀和企業改革的成效,高屋建瓴、立意高遠。
我們到企業工作,正如小時候父母鼓勵我們勇敢地邁出第一步、教會我們生活一樣,企業讓我們在懵懂無知的年紀,給予我們施展個人才華、實現個人價值的舞臺,練就了生活的本領,給予我們安身立命之資。“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面對別人所給的幫助時,我們都要表示感激,更何況企業給予我們安身立命之地呢。
有感恩之心的人,往往就是快樂的人,心懷一顆感恩之心,才能活出感恩的生活來。在這種氛圍中,人會不由自主地從細小的事情從容做起,做到嚴于律已、寬以待人;在這種氛圍中,我們是不會有信中“看不到未來”的迷茫的。我們在看到自己努力的同時,也要看到他人對自己的幫助,養成謙虛進取的心態,學會感恩、懂得感恩。
驕傲的人,很少感恩,因為他認為得到的一切都是應得的,作為核心員工也是應得的。決不能像信中人一樣,不顧企業7年的培養,為了向往劈柴喂馬、放逐南山的田園生活,在崗位上為離開企業回鄉創業做準備。仔細想想,哪里有這么多的“應該”是必須屬于某個人的,這只不過是思維的慣性,只不過是把已經享有的當成了理所應當的,而忽視了自己應履行的責任和義務。
我們企業就像一艘出海遠洋的大船,為了保證大船平安穿越風浪、渡過險灘,順利到達口岸,不僅要船體結實、路線正確,更需要從船長到船員的同舟共濟、奮力拼搏。作為員工,無論我們處于企業何種層次、何種位置,都要正視個人和企業的關系,在集團公司“打造千億級集團”的進程中,以高尚的忠誠品格、高度的感恩精神和高昂的創業激情,積極投身到工作中去,以“我來擔當我來干”的實際行動護航企業的巨輪揚帆啟航。
祝愿集團公司的明天更加美好!
█運河煤礦 王振明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