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濟寧能源發展集團大力實施“一體兩翼、雙輪驅動+園區經濟”發展戰略,港航產業強勢崛起。2021年,旗下濟寧港航集團實現營業收入184億元,同比增長141.88%;完成港口吞吐量2171.17萬噸,同比增長22.49%;完成水路貨運量971.77萬噸,同比增長73.64%,助力濟寧港成功超越濰坊、威海、濱州等幾個沿海城市大港,一躍成為山東吞吐量最大的內河港口。
港航重大項目形成支撐。同步推進12個重點產業項目建設,2021年完成投資13.27億元,同比增加81.62%。江北最大內河港口梁山港去年4月9日全面通航,單日吞吐量突破4.7萬噸。龍拱港集裝箱多式聯運示范園區開工建設,碼頭和鐵路專用線工程被列入山東省重大基礎設施工程。梁山金屬材料加工制造基地、微山新能源船舶制造基地等重點項目相繼啟動建設,開創了港口對接產業、港口服務產業、港產融合發展的新局面。
港航產業社會貢獻度提升。2021年,能源供需矛盾加劇時,港航集團完成外煤入魯700萬噸,輸送保供電煤306萬噸,常態化存儲政府可調度煤炭100萬噸,發揮了能源保供“壓艙石”作用。大力發展綠色物流運輸,組建了全省首個新能源車隊船隊,自有港口和礦區運輸車輛全部升級為國六標準。為太陽紙業、東宏管業等濟寧本土企業提供“一企一策”物流運輸方案,降低其物流運輸成本1/3以上。
城市對外開放度顯著提升。以貿易為引領,組建物貿事業部,協同上下游,貫通產供需,將物流貿易網絡覆蓋全國12個省市區,開通內河航線60余條,推動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聚集,“濟寧港”品牌效應正逐步形成,城市輻射帶動能力正進一步提升。通過大力實施“進江、聯海”合作戰略,吸引中交集團、中建集團、湖北省港、山東港口等央企省企到濟寧投資興業,與20余家戰略伙伴簽署合作協議,落地項目8個,引進投資4.68億元,加速制造業、物流貿易、生態旅游等臨港產業集聚。
科技創新驅動轉型發展。2021年,濟寧能源累計完成研發投入1.07億元,同比增加30.52%。建成魯西南首家財務共享大數據中心,實現60家企業上線運行。智慧物流交易平臺工程全面完工,實現了港口、船舶在線監控。組建濟寧市首個國有供應鏈金融平臺,完成濟寧市首例供應鏈票據3500萬元,落地山東省首筆內河港口電子倉單質押融資業務,完成融資租賃業務3.5億元。組建內河港航經濟研究院、煤礦安全生產技術研究中心等3個產業研究平臺,擁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4家,省市級科技創新平臺28個。
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呂光社 通訊員 張善斌 邵長坤
2022年1月21日報道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