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陸要沖,舟車云集之地”的運河之都濟寧,有這樣一位企業家,帶領一家有著50多年歷史的國企,闖出了年營業收入近三百億的新天地,成為推動新舊動能轉換、賦能高質量發展的成功實踐者。他就是帶著激情奔跑的“領頭羊”、夙夜在公的“工作狂”——濟寧能源發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廣宇。
在他的掌舵下,2021年,濟寧能源實現營業收入289.61億元,利潤21.55億元,利稅36.42億元,分別是2020年的2.25倍、2.29倍、2.09倍,主要經濟指標實現提前翻番的跨越式增長;港口吞吐量、營業收入、利潤、利稅、行業排名等8項指標創下歷史之最,提前一年實現“全面轉型”目標,闊步邁入“爭創全國一流”新征程,創造出令人驚嘆的“濟寧能源奇跡”和“濟寧能源速度”。
突出戰略重點 打造高質量發展“主引擎”
在嚴峻經濟形勢和激烈市場競爭中,張廣宇以前瞻性的戰略眼光和破舊立新的氣魄,帶領濟寧能源發展集團走出解放思想、革故鼎新、探索突破的發展軌跡,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加速實現在新舊動能轉換大潮中走在前列、爭當排頭兵。
在多年的企業管理中,張廣宇總結形成了獨到的“嚴細實精深”企業管理法,通過嚴抓安全、細抓經營、實抓人才、精抓管理、深化改革,構筑企業保障力、創效力、創新力、管控力、驅動力,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獨創“煤電港航貿”一體化商業模式,協同上下游,貫通產供需,構建了以物流貿易為龍頭,煤電生產、港口運營、船舶運輸等產業多元共進的產業生態,引領國內內河港口運營模式變革(由裝卸港發展為貿易港、港產城)。
搶抓發展,筑牢企業競爭力。煤電產業提檔升級,運河煤礦等8對礦井建成智能綜合管控平臺,邁入省內煤礦第一方陣。陽城加氣混凝土板材項目當年開工、當年投產。技改項目迅速啟動建設,8個月時間即進入基巖段施工。濟礦中圣新增供汽量5萬噸。港航物流強勢崛起,梁山港順利通航,單日發運量突破5萬噸。開通“濟寧-武漢”集裝箱班輪航線,實現大宗貨物江河聯運新突破。大物貿設立6個辦事處,物流網絡覆蓋到全國12個省市。整合船舶270萬載重噸,航線60余條,助推濟寧港吞吐量躍居全省第5位。3家港口完成升級改造,鋼鐵物流加工基地建成試運行,龍拱港集裝箱碼頭開工建設,港產融合發展全面鋪開。高端制造業向高而攀,艾坦姆流體公司產品出口歐洲,“汽輪機旁路調節閥”入選山東省首臺套裝備。艾坦姆合金入選全省重大項目、全市十佳工業項目,獲市委市政府頒發掛圖作戰流動紅旗。現代服務業優化發展,大物業改革順利推進,10戶企業實現物業統管。東方圣城完成融資租賃業務3.5億,融匯物鏈落地全省首筆內河港口電子倉單。致遠教育完成培訓規模1.7萬人次,外部市場影響力不斷增強。
攻堅突破,培育新動能。張廣宇秉承“建設港航經濟生態體系,實現濟寧運河經濟復興”的發展宗旨,通過上控資源、中聯物流、下拓市場,建設大港口,發展大物流,培育大產業,布局干支銜接、河海聯通、多式聯運的物流貿易網絡,不斷探索新業態、新模式,培育壯大新動能。聚焦建設億噸大港,打造對外開放合作戰略新支點。堅持鏈式發展、集群布局、邁向高端,全力打造龍拱港智慧化集裝箱示范園區,整合建設6-8個綠色化、標準化、現代化港口,推動濟寧港航產業由分散發展到有序協同、由“小散亂低”到“集約高效”的高質量轉型。聚焦江海河多式聯運,培育北方最大的內河航運中心。堅持物貿引領、開放合作、智能創新,大力實施“進江聯海”合作戰略,沿“瓦日鐵路-京杭運河-長江黃金水道”“新兗鐵路-京杭運河-長江黃金水道”兩個“工”字型物流大通道,發展“鐘擺式”貨物運輸。主動對接太陽紙業、華勤橡膠、東宏管業等濟寧本土企業,“一企一策”提供物流運輸方案,推進區域物流運輸“公轉水”“散改集”,降低其物流運輸成本,增強其市場競爭力。聚焦千億產業集群,構建多元共生臨港產業新生態。堅持以港興產、以產興城、港產融合,引入中石化、湖北省港、山東港口等世界500強企業投資興業。開工建設微山新能源船舶修造基地和梁山曙岳港口運輸裝備和集裝箱制造基地,形成北有梁山、南有微山的臨港產業格局。依托現有的大物貿平臺、智慧物流交易平臺、供應鏈金融平臺,規劃建設濟寧大宗貨物交易中心,推動產業鏈、供應鏈、金融鏈“三鏈”協同發展,加快濟寧港由運輸港向物流港、金融港、貿易港轉型,重現濟寧“江北小蘇州”的繁榮景象。
強化黨建引領 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典范”
認識張廣宇的人都知道,他就是個“工作狂”。在他的帶領下,濟寧能源干部職工“見紅旗就扛,見第一就爭”,企業轉型發展取得矚目成效。
小發展就會大困難,大發展就會小困難,不發展就會難上難。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要想活下去,活得好,別無他路,只有一個字“干”,一切方法只有在干中才能找到,一切機遇只有在干中才能抓住,一切目標只有在干中才能實現。目標任務的實現,盼不來,等不來,只有辛勤的汗水澆灌出來。這是張廣宇在全市經濟工作會議上的發言,也是他對新時代國企高質量發展的真切體會。
他堅持“把方向、促經營、助轉型、強保障”四輪驅動,把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作為黨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實施黨建考核與企業經營業績考核掛鉤,黨建工作與基礎管理融合。
細抓經營,增強企業創效力。企業以盈利創效為目的,創效的關鍵在經營。針對國有企業常見的“跑冒滴漏”現象,張廣宇提出“從七個方面降成本,向十個方面要效益”的理念,謀求企業經營效益最大化。從戰略布局、生產過程、人力資源開發、資金統籌、物資采購、營銷管理、技術創新等七個方面降成本,向安全生產、結構調整、運營質量、積極創新、深化改革、盤活存量、市場開拓、合資合作、人才管理、團結和諧等十個方面要效益。“十三五”時期,企業經濟總量和發展質量穩步提升,銷售收年均增幅16.99%,同比“十二五”末翻了1倍。利潤年均增幅23.88%。利稅年均增幅14.15%,資產總額年均增幅8.03%,國有資本保值率年均105%以上。
實抓人才,激發隊伍創新力。堅持實干為要,提出“五用五不用”選人用人原則,要大力提拔重用五種人:一是重用工作面前敢為人先、雷厲風行的人;二是重用考驗面前敢于亮劍、挺身而出的人;三是重用難題面前敢于負責、勇往直前的人;四是重用矛盾面前敢于擔當、善于突破的人;五是重用誘惑面前堅持原則、公道正派的人。堅決不用五種人:一是不用理想缺乏、信念動搖的人;二是不用因循守舊、消極懈怠的人;三是不用急功近利、脫離群眾的人;四是不用跑官要官、投機取巧的人;五是不用從業不廉、貪圖名利的人。每年根據績效和業績優化調整干部隊伍。大膽啟用優秀年輕干部,班子成員強制配備35歲以下干部,形成70、80后唱主角,90后上前臺的用人格局。定期開展管理干部“全體起立”、專業技術人員“揭榜設擂”活動,激發了隊伍創新力。每年引進人才數量不少于100人,建立后備人才梯隊。
精抓管理,增強企業管控力。以精益管理為目標,實施管控流程再造,實行集團化管控、專業化管理、模塊化運營,做到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信息化。開展“查找管理弱項,補齊管理短板,夯實管理基礎”活動,累計整改管理弱項問題3045條,對標濰柴、兗礦、山能等一流企業13批次,再造管理、業務流程921個,完善工作標準578項,形成37萬字的工作標準,構建了以管理制度、管理流程、技術標準、崗位說明書、操作說明書為支撐的現代企業管理標準體系,被評為“山東省現代企業制度建設示范工程。
深化改革,增強創新驅動力。面對國有企業機構臃腫、效率低下的傳統機制沉疴,大刀闊斧推進21項“倒計時”改革任務,向改革要效率、要效益。在市管企業中率先完成“三大瘦身行動”,壓縮機關機構近60%,裝備自動化減員近1000人。完成混改企業12戶,試點管理骨干持股,4戶企業進入上市工作程序。將5個內設機構推向市場,清理僵尸企業11戶,清收歷史賬款2.98億元,完成2000名退休人員社會化移交,激發內生動力和市場活力。優化管理體制機制,按照集權有度、分權有序的原則,創新各層級權責清單,加強管控體系建設,做到了控放適度、運轉高效、活力彰顯。
履行社會責任 交出亮眼“成績單”
“為社會做貢獻、為企業求發展、為職工謀福利”這是濟寧能源發展集團的初心與使命,作為企業家,首要任務是經營好企業,把企業做好做大做強,才能為國家社會的發展做貢獻,才能為職工謀幸福。濟寧能源發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廣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積極參與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積極投身一帶一路沿線陜北能源基地開發,與西安地勘院合作共同開發榆林蘆殿井田,建成年產能300萬噸的朱家峁煤礦,與陜煤集團合作引進2.09億元資金,榮獲“全省參與西部大開發突出貢獻集體”稱號。積極對接東盟國家開展合資合作,與馬來西亞森達美集團合作開展3家港口企業的運營開發,為一帶一路合作做出較大貢獻。積極參與國家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建設梁山鐵水聯運項目,聯通京杭大運河和瓦日鐵路,形成了貫通京津冀一體化、長三角一體化、中部崛起三大國家戰略腹地,聯動上下游,貫通產供需的綠色物流大通道。促進區域新舊動能轉換,在“雙循環”經濟體系構建中發揮重要促進作用。
積極參與脫貧攻堅。通過實施產業扶貧等形式,累計落實扶貧資金800余萬元,助力10余個鄉村集體經濟發展。選派11名優秀干部參加鄉村振興服務隊、農村黨組織建設服務隊,全力推進鄉村振興。組織“萬眾紅心”志愿者服務隊,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常態化關愛鄉村留守兒童。榮獲“全省最具愛心企業”,助力濟寧市脫貧攻堅工作獲得全國表彰。
積極參與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全力采購調集防疫物資,累計捐助口罩、消殺物品等防疫物資和抗疫資金263.36萬元。職工累計捐款108.26萬元,繳納抗疫特殊黨費35萬元。第一時間組織權屬企業復工復產,保證區域民生用煤和電力穩定供應。發揮山東省煤炭應急儲備基地作用,積極調度上游煤炭資源,梁山港常態化儲存煤炭20萬噸,保障了魯西南地區的能源供應穩定,為全省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作出積極貢獻。
常態化開展公益慈善。積極組織開展“慈心一日捐”“圓夢微心愿、點亮新希望”“共建濟寧希望小屋”“99公益日”“消費援疆”等慈善捐助活動,累計完成慈善捐贈4143萬元。企業曾榮獲“第二屆中華慈善突出貢獻獎”“第二屆孔孟之鄉慈善獎最具愛心慈善捐贈單位”“濟寧市最具愛心慈善捐贈單位”。
星光不問趕路人。勇者逆行,令人驚嘆的成績背后,是張廣宇帶領的濟寧能源人日夜兼程的無怨勞作。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濟寧能源這艘巨輪,乘風破浪,揚帆再起航。
■濟寧新聞網 張善斌 徐姍姍
(2022年2月7日刊發)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