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個項目入列《山東省加快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實現港口吞吐量1349.4萬噸、集裝箱運營75993標箱,同比增加42.25%、635.58%,旗下躍進港集裝箱提前半年突破1萬標箱,梁山港集裝箱集疏港量突破2萬標箱,創開港以來歷史新高……今年上半年,濟寧能源發展集團(簡稱“濟寧能源”)順利實現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用一串優異的生產數據,向社會展示古老運河畔的勃勃生機。
近日,《山東省加快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簡稱《行動方案》)印發,明確提出了未來三年要加快形成集約高效、安全便捷、智慧綠色的現代化內河航運體系。其中,加快培育梁山、龍拱等龍頭港口,把京杭運河(黃河以南山東段)打造成魯西南高效對接長三角地區的黃金水道,為全面提升沿河城市競爭力提供強勁動力。濟寧水運再次迎來發展良機!
政策支持 濟寧內河航運發展迎利好
為充分挖掘內河航運資源,推動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山東示范區,促進互聯互通和區域開放合作,6月30日,山東省人民政府發布《行動方案》。
濟寧是京杭大運河通航里程最長、運力最大的重要樞紐城市,可發展成為全國交通最為便利的物流貿易黃金坐標之一。《行動方案》中多項重點任務都與濟寧密不可分。
加快建設干支銜接、通江達海的高等級航道網。年底前完成濟寧至臺兒莊(濟寧段)航道“三改二”工程等在建項目。結合南水北調東線二期工程統籌推進京杭運河濟寧至東平湖段“三改二”工程。2023年年底前,開工建設微山三線船閘工程。
打造集約高效、協同發展的現代化內河港口群。年底前,完成濟寧港主城港區龍拱河作業區4#—10#泊位工程、濟寧港主城港區經開作業區順達碼頭改造工程。2024年年底前,完成濟寧港主城港區龍拱河作業區1#—3#泊位工程、濟寧港微山港區韓莊作業區韓莊碼頭1#—4#泊位工程。
構建經濟便捷、順暢銜接的高品質運輸體系。推動大宗貨物“散改集”運輸,豐富集裝箱運輸航線,著力提升濟寧港、濟南港分別作為京杭運河、小清河集裝箱運輸樞紐干線港功能地位。
突出智慧引領,打造內河智能航運體系。推進濟寧港梁山港區、主城港區龍拱港等自動化碼頭建設,打造一批國內知名的內河智慧港口。
推動港產融合,發展壯大港航經濟和臨港產業。重點建設濟寧梁山港鋼鐵物流加工基地、港航裝備產業園區,躍進港百萬噸級糧食物流園區、百億元級鋼材加工貿易園區。
為扎實推進《行動方案》落實落地,山東多部門于7月13日聯合印發《關于支持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推出京杭運河集裝箱船舶免費過閘政策、內河集裝箱運輸獎補政策、內河多式聯運發展獎補政策等獎補政策。山東支持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一攬子政策的發布,對濟寧港航物流產業的發展無疑是一大利好。
“京杭運河集裝箱船舶免費過閘政策、集裝箱運輸獎補政策、內河多式聯運發展獎補政策,這些政策的含金量都很高,對于濟寧港航的高質量發展,都將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濟寧能源中交潤楊董事長張強認為。
可持續發展 “綠色運輸”占比逐年增高
素有“運河之都”美譽的濟寧,位于運河常年通航的最北端,港航資源豐富。京杭運河濟寧段主航道251公里,占山東省通航里程的80%,占京杭運河通航里程的25%,2000噸級貨船、萬噸級船隊從梁山港可直達長江。
近年來,濟寧搶抓內河航運獨特優勢,全力打造大運河上“黃金坐標”,推動濟寧港由裝卸港向貿易港、物流港轉型,構建“港貿船產建融”為一體的全產業鏈發展模式,打通“豐”字形南北物流大通道,一座山東對內陸和國際的橋頭堡正呼之欲出。今年1—6月份,濟寧市港口貨物吞吐量3455.7萬噸,同比增長22%,穩居山東省內河港口首位;首次超過東營港,居全省第四,較2022年前進一位。集裝箱吞吐量完成9.08萬標箱,同比增長290.2%。
靠煤炭產業起步的濟寧能源加速新舊動能轉換的步伐,2020年組建濟寧港航發展集團,從“一煤獨大”轉向“奔赴江海”。如今,現代港航物流產業等非煤營收占集團收入重比已超80%,也讓濟寧這座內陸城市逐步構建起一條“貫通東西、連接南北、通江達海”的全國性物流大通道。
于2021年4月正式通航的梁山港,之前曾是一片水洼地。濟寧能源挖通17.1公里航道,建設9.18公里鐵路專用線,讓瓦日鐵路與京杭運河在梁山縣“牽手”, 打通了“工”字形多式聯運的大通道,一條南北物流運輸大通道強勢崛起。
“內河航運成本是鐵路的1/3、公路的1/6,為運河沿岸區域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紅利。”濟寧能源總經理助理、山東融匯物產集團董事長榮強介紹,從梁山港出發,2000噸級貨船或萬噸船隊通過水運或多式聯運,向南可通達上海、重慶等14個省51個市;向西可對接西煤東運、北煤南運等骨干鐵路,全面融入“絲綢之路經濟帶”;向東可通過青島港、日照港等出海口,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相連接。
來自晉、陜的精煤經瓦日鐵路,每年有近億噸煤炭在濟寧港順京杭運河奔赴南方;產自山東的100余種大宗商品,通過集裝箱也從這里沿運河南下……京杭大運河不僅是一條重要的物流運輸大通道,還是南水北調的重要渠道。濟寧引入了海港的先進管理理念,摒棄了原來散貨運輸的老路子,采用集裝箱多式聯運的“綠色運輸”占比正逐年增高,確保大運河一泓清水永續北上。
全產業鏈融合 打造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
一體化推進“港口、物流、貿易”融合發展,是濟寧能源發展現代港航物貿產業的重要抓手。
目前,濟寧有營運船舶6950艘、運力737.3萬載重噸,平均載重達到1060噸,其中2000噸級以上船舶533艘、較2019年增長了2倍。圍繞現代港航物流產業,濟寧能源已初步形成以貿易為引領、港航全產業鏈融合發展的生態體系。
“我們位于鄒城市白馬河畔的新能源船舶制造基地,是集研發設計、智能制造于一體的智能化、綠色化、現代化、標準化內河新能源船舶制造基地項目,預計年底前投產,第一艘新能源船舶將實現下水。”濟寧能源副總經理張雷說,項目整體竣工后,將具備年造船400艘、修船100艘的生產能力。該項目大力推動船舶制造的模塊化、標準化和規模化,加快內河船舶升級迭代,引領中國江北智慧綠色物流發展新格局。
大運河畔剛剛開園的江北現代糧食物流園,將加快構建“產購儲加銷運”有機銜接,提供集種植、收購、倉儲、加工、物流、貿易、金融為一體的糧食供應鏈一站式服務模式,全力打造“黃金水道”新優勢,奮力構建“北糧南運”新格局。
同時,濟寧能源還將無償開放濟寧港航智慧物流交易平臺,向客戶提供“貿易、物流、金融、云倉、信息”一體化集成服務,讓內河航運更智能、更便捷、更安全。
在濟寧港航梁山港,滿載煤炭的貨船可沿京杭運河直達浙江的龍游港。這一航線的開通,也標志著濟寧港輻射半徑沿運河向南再次擴大,“統一大市場”格局之下,讓更多企業享受到內河航運帶來的成本紅利,借助運河航運,每噸運費可以節省30元左右。
不斷攀升的物流運輸能力和多式聯運的蓬勃發展,讓濟寧港航的綜合運力位居大運河沿線城市首位。濟寧能源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廣宇告訴記者,目前,梁山港的吞吐能力2000萬噸,成為江北內河最大的大宗貨物集疏港口;龍拱港建成江北內河自動化程度最高的集裝箱港口,吞吐能力40萬標箱;梁山港入選國家多式聯運示范工程,去年遠航福建、廣東,并完成到越南胡志明市的外貿集裝箱首航。
“下一步,濟寧能源將乘著山東大力發展內河航運的東風,按照綠色化、智慧化、標準化、現代化標準,重點建設梁山、任城和微山三大億噸級港口群,推進‘港產融合’,聚力構建梁山港、龍拱港等6個百億臨港園區。”張廣宇表示,通過一體化推進“港口、物流、貿易”融合發展,濟寧正全力打造中國北方內河航運中心和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
來源丨中國水運報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