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山東濟寧能源發展集團義橋煤礦強化基層基礎管理,健全完善勞動定額員、質量驗收員、設備管理員“三大員”管控體系,通過定機構、明職責、建制度、細標準、嚴考核,全面提高勞動工效、工程質量和設備管理水平。
義橋煤礦勞動人事科科長姜巍表示,該礦以“工效掛鉤”為導向,健全勞動定額管理體系,明確定額管理組織架構、工作標準、執行流程等要求,堅持從安全生產、工藝優化、設備完好、條件創造、勞動組織等六方面要工效,充分調動廣大干部職工的積極性。
結合新工藝、新裝備、新技術應用,該礦增加修訂充填工、卸壓工、監測工等10多項勞動定額標準,建立13類管理臺賬和考核機制,引導干部職工從“算定額”向“管定額”轉變、從要“人”向要“工效”轉變。今年一季度,組織工程驗收41次,形成定額結算單80余張。
為壓實質量驗收員的責任,該礦以工程質量動態管理為重點,要求驗收員從打眼支護、拉架移架、采掘截割、皮帶運輸等環節加強現場監督,強化各生產環節、作業工序、施工流程的規范化考核。
3309工作面是該礦大傾角綜放工作面,平均煤層傾角20度,局部傾角達30度。“我們根據現場條件,制定設備防護、人員站位以及斜巷運輸的特別規定,要求驗收員嚴格考核現場工程質量,使煤炭回收率平均達93.5%以上。今年一季度,原煤發熱量和原煤含矸率優于集團考核指標。”該礦生產調度指揮中心主任郁學猛說。
同時,該礦質量驗收員加大掘進跟班寫實力度,堅持進度、質量、標準、安全“四并重”原則,打破“綜掘施工不能拐彎”的固化思維,實施打眼、卸壓、支護一體化作業。“采煤機每推進一排,我們就測量一次進尺和刮板運輸機上躥下滑情況,并根據現場調整支架狀態和推溜方式,嚴格控制支架傾角和放煤角度,確保工作面質量動態達標。”該礦綜采二區質量驗收員康具利說。
在設備管理方面,該礦利用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統,對每臺設備進行數字編號,賦予不同“身份”,根據設備使用變化情況,第一時間修改設備臺賬,精準完善系統信息;通過給設備懸掛二維碼,實現動態查詢設備信息,及時對設備進行維護、周轉和調劑。
“我們建立設備分級管控機制,健全完善設備管理制度、工作標準以及實施辦法。依托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統,構建從需求計劃、采購、領取、消耗、維修、調劑等全過程設備管理體系。”義橋煤礦副總經理郭金星介紹。
“設備庫存率下降1.4%,待修率下降1.3%,完好率上升5.2%。”該礦機電技術科負責人李尚虎說。
義橋煤礦黨委書記、礦長毛慶福表示,下一步,該礦將持續提升“三大員”履職能力,提高基層隊伍效能,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來源丨中國煤炭報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