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作為一線職工,就是要做到干一行愛一行,熟能生巧,干的多了,慢慢就熟了,技能也就提高了。”這是金橋煤礦綜采一區采煤機司機陳兆旭常說的一句話。
陳兆旭,一個深扎采煤一線18年的一線職工,他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謙遜、執著和干練。憑著自己的熱情和堅持,在繼2019年拿到集團公司技能大賽第一塊兒金牌后,2021年,又在集團公司“我是狀元”職工職業技能大賽采煤機司機項目中榮耀奪冠。
培養興趣,邊學邊悟。陳兆旭2003年參加工作,2018年調入金橋煤礦。剛參加工作時還是一個懵懂無知的少年,可以說是對井下的一切什么也不懂,他剛接觸到井下的采煤機時,一臉茫然,不知所措。當時他跟著師傅邊學邊問,時不時還會挨批評,可是他總是笑嘻嘻的,從那一刻起,他就對這個龐然大物有了興趣,每次師傅在處理完非常棘手的故障時,看到師傅自信滿滿的時候,他都暗示自己一定要把師傅的這手絕活學到手。經過時間的歷練,遇到的故障多了,慢慢的,他開始自己處理起來,邊學邊悟,他手上的技能越來越高,成為了工友口中的技術能手,從一名學徒工慢慢變成了一名獨當一面的技術高手。平時他經常和同事交流:“采煤機也是有靈性的,你要把它當朋友,愛惜它,呵護它,定期給它做維護保養,摸清它的脾氣秉性,它才會更好的服務于生產。”
勇于擔當,奉獻青春。他對采煤機,就像對待自己的家人一樣,用心維護、貼心呵護。有一次,采煤機在井下割煤時搖臂內齒輪損壞,采煤機被迫停下來,造成生產中止。這時,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連忙停電停機,分析故障部位,最終確定是搖臂內幾個齒輪出現不同程度損傷,他一邊聯系井上準備配件,一邊在井下開始了對搖臂的拆卸,由于井下氣候潮濕悶熱,有很多的螺栓蓋板都已經銹蝕的很嚴重,根本拆不下來,他耐心的一點點的處理著每一個零部件,他憑著韌勁和執著終于一點一點的將損壞的齒輪慢慢的拆卸下來,這一干就是21個小時。等到新的零部件來到之后,他又認真的清洗完,小心翼翼的將每一個齒輪放入到搖臂的部位,最后,他看到了采煤機再次轉動起來,他身上的疲倦感瞬間消失,內心充滿喜悅,這時才滿意的離開工作現場。
感恩企業,牢記初心。人常說,任何一份職業,一個崗位都是一個人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保障。當很多身邊朋友同事為他點贊時,他說:“任何一個人的成長與發展都離不開企業的支持與鼓勵,就我個人的成長經歷來看更是如此,如果沒有企業提供了成長沃土,就不可能有我今天的一切。正是得益于集團公司不斷加快科技興礦、人才強企戰略,加大知識型、技能人才培養力度,讓我平添了無窮的干勁和動力。”感恩企業不忘初心,當他看著地層深處筆直的巷道,一排排整齊的液壓支架,同事們緊張忙碌的身影,專注的表情,一切都生動,鮮活起來,他感受到了敬畏,敬畏父輩們建設礦山的艱難和初心,敬畏機械化帶來的高產高效。他明白,從父輩手中接過的不是衣食無憂的飯碗,而是艱苦奮斗的落陵精神和自己肩上的使命。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憑借過硬的技術本領和一路的堅持,陳兆旭先后獲得集團公司2019年、2021年采煤機司機專業“技術狀元”,第四屆“首席技師”,濟寧市“技術能手”、濟寧市“五一勞動獎章”等諸多榮譽稱號。
風正揚帆正當時,乘風破浪再起航。陳兆旭表示,一定會用自己的技術與知識帶領更多的礦工兄弟實現心中夢想,更好地為集團公司的發展貢獻力量,只要堅持自己的初心夢想,腳踏實地的對待自己的工作,一線礦工也會有春天,一線礦工一樣也會成為人人羨慕的“技術狀元”。
■金橋煤礦 王育/文 孫歡/圖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