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首先來感受一組鏡頭。
時間:
地點:運河煤礦教培中心禮堂
禮堂內正在舉辦區隊長、班組長管理專題培訓。山東科技大學
時下,正值炎炎夏日,高溫酷暑,而煤炭市場卻是“隆冬之際,寒風刺骨”。2012年以來,受國內外經濟影響,煤炭價格急轉直下,一路狂跌不已,銷售價格直逼生產成本,目前,還未見有觸底的跡象,煤炭市場從“黃金十年”步入“微利時代”。這場危機必將處使國內煤炭行業重新洗牌,危機面前,大家“拼價格、拼成本、拼質量、拼營銷”,誰能在這次的大比拼中生存下來,誰就是最后的勝利者。但是,如何才能應對這場危機呢?
不久前,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指出:要善于運用底線思維的方法,凡事從壞處準備,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做到有備無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動權。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一論斷明確指出我們在面對問題時應該具備的態度和掌握的方法。直面危機,需要逢山開路、遇河架橋的勇氣,也需要壯士斷腕、背水一戰的決心,更需要做最壞的思想準備,樹立長期過緊日子的思想意識。“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只有我們做好了最壞的打算,才能制定最有力的防范措施,遇到棘手復雜的局面,才能從容不迫,應對自如,心不慌,手不抖,牢牢把握主動權。
堅定信心,直面挑戰。面對危機,我們應該認清形勢,堅定信心,在危機面前不驚慌、不退縮,不迷茫、不妥協,樹立起打攻堅戰的長期作戰心理,徹底破除在“黃金十年”形成的“盛世心態”,等靠要熬的“計劃經濟心態”,悲觀發愁的“畏難心態”,坐等市場好轉的“被動心態”,關鍵時刻,信心勝黃金。要有事不避難,知難而進,敢于直面挑戰的勇氣,濟礦集團總經理張廣宇在
強化措施,嚴格管理。面對危機,我們應該與企業同呼吸、共命運,同舟共濟、共克時艱,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集團公司和我礦的科學發展、安全發展、和諧發展部署上來,確保思想同心、目標同向、行為同步。我們看到,集團公司正處于重要的轉型期,面臨著各種矛盾和困難,承受著穩定、改革、發展的壓力,工作任務艱巨繁重,作為集團公司大家庭的一份子,我們有責任、有義務為集團分憂解難。為應對危機,集團公司制定了強有力的措施,做出了表率,領導干部帶頭降薪減酬,部門減員瘦身,人員競聘上崗,實施定員定崗,功效掛鉤等措施,我礦也按照集團公司的統一部署,廣泛開展了大討論活動,讓廣大干部職工深刻意識到當前礦井面臨的困難與挑戰;大力弘揚新時期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落陵精神”,全面啟動了“1283工程”;深入開展了倒逼成本,內部挖潛,增收節支“雙增雙節”活動;實施經營管理流程再造工程,變由少數人管控成本為人人管控成本;實施精品戰略,強化煤質管理,加大原煤入洗量,以質量鑄就品牌,以質量贏得市場;積極采取靈活的銷售策略,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形成多層次、立體化銷售網絡。通過采取以上卓有成效的措施,我們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生產成本,噸煤銷售價格始終高于周邊礦井20-30元,未出現煤炭積壓現象,實現了煤炭產銷平衡。
強化管理,苦練內功。“黃金十年”運河煤礦飛速發展,高位運行,企業安全周期不斷延長,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職工買房、買車,過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贏得眾多社會美譽。同時,部分職工在生活中滋生了小富即安、小成即滿的享樂思想;工作中產生了淺嘗輒止、松懈麻痹、驕傲自滿的不良風氣,危機意識、憂患意識、責任意識不強,安全管理出現了盲目樂觀,大有歇歇腳、松松勁的思想,管理人員抓安全工作深不下去嚴不起來,工人現場施工習慣性思維嚴重,干慣了、看慣了、習慣了,大的違章不犯,小的違章不斷,這些問題給礦井的安全生產埋下了隱患。為此,安全部門出臺了《關于周六、周日下井個數的考核規定》、《關于下水平下井個數的考核規定》,以及加大了安全質量標準化突擊檢查的頻度,加大了夜班突擊檢查力度,重點檢查薄弱時間段和薄弱地點的安全管理。開展了“打非治違”和隱患排查專項治理行動、“轉作風、抓落實、除隱患、保安全”專項活動。根據張廣宇總經理提出的“干部上臺講,落實到現場”的要求,開展了“實景教學”培訓活動,還開展了“每日一題、每周一課、每月一考”三個一活動、規程措施“雙對照、雙提升”活動,這些活動的開展,有效地加強了管理人員的責任意識,排除了現場隱患,提高了職工的操作技能,也是對“底線思維”的最好詮釋。
眾所周知,盛水的木桶是由許多塊木板箍成的,木桶盛水量是由最短的那塊板子決定的,這塊短板就成了這個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這就是著名的“木桶原理”,又稱“短板效應”。馬金平礦長在運河煤礦三屆二次職工代表大會講話中指出,“對于我們企業來講,就是要實現利潤最大化,但是利潤最大化的前提是安全,效益是飯,安全是碗,沒有安全這個碗,大家都吃不上飯”。安全對于我們煤礦企業是第一位,安全決定著我們煤礦企業的穩定、改革、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命關天,發展決不能以犧牲人的生命為代價。這必須作為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如何才能堅守住安全生產這條紅線呢?
首先,堅守紅線要轉變作風。作風問題關乎人心向背,十八大后,黨中央狠抓作風建設,出臺了“八條規規定”、“六條禁令”,提出了“空談誤國、實干興邦”,“打鐵還需自身硬”的要求,作為我們煤礦企業的各級管理人員,要始終保持求真務實、真抓實干的工作作風,嚴格執行各項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在安全管理中大力弘揚“嚴、細、實”的工作作風,反對“假、大、空”不負責行為,各級管理人員必須深入基層、深入現場、深入一線,靠前指揮,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廣開言路,傾聽民聲,匯集民智,依靠群眾的力量抓好安全生產。全礦上下一盤棋、一條心、一股繩,形成強大的精神合力戰勝危機。
其次,堅守紅線要狠抓落實。“令必行、行必果”,企業政令暢通,制度落實是關鍵,有一副對聯寫得好,上聯是“你開會我開會大家都開會”,下聯是“你發文我發文大家都發文”,橫批是“誰來落實”。再好的制度、再全面的標準不落實到現場,都沒有任何意義,都等于零。
然后,堅守紅線要查擺隱患。隱患是事故發生的前提,是事故發生的誘因,提前排查出隱患,及時進行治理,就能提前切斷事故發生的誘因,保證安全生產,所以我們應該牢固樹立“隱患就是事故”的理念,加大隱患的排查力度,切忌隱患排查流于形式,下井檢查走馬觀花,大隱患發現不了,小隱患看不上眼,滿眼的形勢一片大好。對于隱患的治理要及時跟蹤落實,措施得力,按照“領導干部查管理、技術人員查規范、現場職工查操作”的原則,分專業、有側重點的開展隱患排查治理活動,重點排查安全管理制度、作業規程措施、現場管理、崗位操作規范方面存在的漏洞和隱患。對于治理完的隱患要及時復查閉合,確保形成一套完整的閉環流程。對于重大隱患還要召開會議進行分析,科學劃分等級,及時上報有關部門,嚴格按照“措施、責任、資金、期限、應急預案和監控措施”六落實進行跟蹤治理。
最后,堅守紅線要保住安全。近期,周邊礦井接連發生安全事故,安全形勢異常嚴峻,安全周期越長越要居安思危,馬金平指出“安全周期才是運河煤礦最大的隱患”,因為安全周期長很容易滋生松懈麻痹的思想,所以我們要牢固樹立抓安全管理時刻從“零”開展的思想,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安全是“紅線”,又是“底線”,碰不得,繞不過。安全是企業的第一政治要務,是職工的最大福利,我們必須堅持“安全工作高于一切、先于一切、重于一切”的理念,處理好安全與生產、安全與效益、安全與發展的關系。安全工作又是一項實實在在的工作,不能做表面文章,來不得半點虛的,容不得半點假的,必須腳踏實地,真抓實干,抓安全工作要本著“抓鐵留痕,踏石留印”的精神,要有“鐵心腸、鐵面孔、鐵手腕”的狠心,要有“寧聽罵聲,不聽哭聲”的決心,要有“事前有個婆婆嘴總比事后有個媽媽心”反復嘮叨教育的耐心,要有“反復抓,抓反復;長期抓,抓長期”不厭其煩的恒心。
危機面前,只要我們按照集團公司和礦黨委的科學部署,堅定信心、直面挑戰,立足崗位、頑強拼搏,攻堅克難、保安增效,我們就一定能在逆水行舟的砥礪奮進中破冰前行,全力開創運河煤礦美好的明天。
(運河煤礦 郭長龍)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