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伴隨著混凝土攪拌車的轟鳴聲,躍進港泊位改造墩臺第一方混凝土開罐澆筑,經過10余個小時的連續作業,第一塊墩臺共915.75m3混凝土完成澆筑,33m碼頭岸線已初具雛形。自此,躍進港泊位改造項目建設按下了“快進鍵”,躍進港在港口泊位升級改造項目中搶抓施工有利時機,打破常規優化施工工藝,尋求突破推進項目進展。
躍進港打破常規“倒置法”施工工藝,解決環保、工期“瓶頸”問題。6#泊位改造新建直立岸線總長度165m,高樁墩臺結構,共設計5個墩臺,每個墩臺尺寸為33m*15m*2m,墩臺底部為1:4拋石岸坡,按此設計方案施工工藝為首先進行深基坑超規模危大工程開挖,后進行邊坡拋石支護施工,再進行墩臺混凝土澆筑,且墩臺底部模板支撐體系載荷限制也達到超規模危大工程控制標準。
按照上述“先地下后地上傳統”工藝施工,將形成“安全、環保、工期”等諸多項目推進“瓶頸”。首先上述工藝涉及兩項超規模危大工程,安全管控風險極高。其次,拋石護坡施工工藝揚塵大,抑塵措施難掌握,環保管控風險較高。再次,現階段石料等建材價格大幅上漲,大體量拋石采購增加項目建設成本。最后,工期推進的關鍵在于搶抓關鍵主線路的推進,碼頭墩臺施工影響后方擋土墻、堆場及龍門吊安裝等多項工作,因此碼頭墩臺施工是工期推進的“關鍵”,而上述工藝需后施工墩臺造成后續工序不能盡早開始直接影響最終工期目標的實現。
為解決上述諸多“瓶頸”難題,躍進港多次組織參建單位打破常規尋求突破口,經多次驗算、探討并經設計單位復核,計劃采用“先地上后地下”的“倒置法”施工工藝,同時將底部拋石護坡方案優化為錨桿支護方案。先進行墩臺施工,后續組織擋土墻、軌道梁、龍門吊安裝、堆場面層及墩臺底部錨桿支護工藝流水作業,大大壓縮了施工周期,規避了超規模危大工程相關工序,降低施工成本約150萬元。
強抓落實,“一竿子插到底”做好施工管理。按照“一個任務、一個責任人、一個工作推進時間表”的原則,將剩余工程、工作任務細化分解,落實各項工作間的邏輯關系,做好各項工序的銜接。落實具體責任人,壓實工期目標責任。同時,為層層傳導工期目標及壓力,多次組織召開參建單位工期調度會議,參會成員深度達到施工單位勞務分包隊伍,形成建設單位與施工總承包單、勞務分包單位層層簽訂《工作目標責任狀》工作機制,壓實工期、安全環保、質量管理目標,采用“一竿子插到底”的工作方式直抓施工單位勞務隊伍甚至是某一施工班組,實施經濟處罰返還激勵制度,賞快罰慢,強力推進項目建設。
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土方施工作業將是泊位改造項目工期節點按時完成的關鍵因素之一,特別是進入秋冬季后,土方施工將成為環保管控重點工作,因此在秋冬季預警期來臨前基本完成土方施工是工程順利完成的關鍵。
泊位改造土方施工涉及工程量達15萬余立方,工程量大、時間緊、任務重,且土方施工日常環保管控大度大,特別是棄土區的協調、選擇涉及城管、環保、水利、村企等多方關系,躍進港經聯動屬地政府、環保部門、水利部門協調附近陸上無償棄土區5處,水上棄土區2處,有效推進了項目進展又大幅節約了項目建設成本。
躍進港將一如既往的發揮主觀能動性,落實集團“講客觀就是對抗命令,找理由就是逃避責任,講條件就是缺乏能力”工作要求,以“山不過來,我即過去”的主動作為精神積極推動項目建設,“逢山開路遇水搭橋”最終取得項目建設的全面勝利。
█躍進港 張軍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