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鞏固三項制度改革成果,義橋煤礦近期開展了三項制度改革回頭看活動,看到了改革帶來的新變化。
管理人員少了,責任心更強了
競聘前,全礦副區級及以上管理人員243人;競聘后,副區級以上人員146人,累計精簡了97人。該礦結合正科級及以下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的職責職權,分別簽訂了為期兩年職務聘任書,讓大家看到管理人員能上能下將成為常態化,充分認識到現在的位置來之不易,稍不努力就可能被別人擠下來,在思想上有了壓力。有壓力就會產生動力,現在人少了,肩上的責任、擔子更重了,反而干事創業的熱情更高了,人心思變、人心思上的氛圍更濃了。
職工要求調地面的少了,主動到一線的多了
薪酬分配制度改革前,一線、二線、地面有差距但差距沒有拉開,職工思想不穩定,想盡千方百計托關系找門路也要往地面調。
薪酬分配制度改革后,該礦取消崗位技能工資,率先在集團公司內推行崗位績效工資。新工資結構更加簡化,合并壓縮成4個單元,取消各類補助和獎金項目10多項,一線工區全部實行全計件考核,輔助工區計件部分約占到70%,增加了對井下苦臟累險及技術崗位的分配數額,合理拉大機關后勤、輔助、生產工區職工收入差距,達到1:2:4比例。現在干輕快活掙得工資少了,同樣上班8個小時看到一線職工掙得多,有些人“眼紅”了,思想通了,主動請纓到一線的就多了。
下班后外出喝酒的少了,主動學習的多了
定崗定員前,職工學知識學技術都要逼著學,考試只求及格就行,片面得認為會的多干的就多加班就多,干的多犯錯就多有時挨罰就多,長此以往學知識學技術的氛圍不濃,甚至會干的也說不會。下班后不是討論業務比技術論我今天干了什么,而是跑到食堂、飯店論酒量。
定崗定員后,一個蘿卜一個坑,沒有知識不懂技術將無法勝任自己的工作。由于科室合并,部分人員有的工作原來沒涉及過、不了解,就主動向老同志請教、向書本學習、同兄弟單位探討,以最快的速度熟悉、勝任工作。現在上班聊天、玩游戲的沒了,主動學習、在一起探討工作的多了。特別是該礦《機電維修工等級評定辦法》下發后,將機電維修工分為高級、中級、初級三個等次,并根據評定結果分別按1.1、1、0.9比率計算計件工資,濫竽充數的維修工沒有了市場,這大大激發了機電維修工的學習熱情。他們上班時仔細觀看師傅的一招一式,單獨作業時認真實踐;下班后沒有時間再去喝酒,而是偷偷地找個地方學習理論知識,生怕落在其他人后面,都卯足了勁要取得好的成績。
職工外出吃飯的少了,食堂“回頭客”多了
食堂外包前期,承包者投入的精力較多、管理也比較到位,經營較好;后期由于其公司規模的擴大,管理脫節,造成菜價較高、品種少,職工外出就餐得多,食堂滿意率也在60%左右徘徊。
食堂自營后,該礦高度重視人員的培訓、狠抓原材料的采購成本控制、進一步細化管理流程、細化責任分工,通過近3個月努力,飯菜花樣逐步增多,菜價比較實惠,飯菜質量、就餐環境有了很大改觀,食堂滿意率也提升到72.7%,集團公司“兩堂一舍”現場會在義橋煤礦召開,更是對他們的認可、鼓勵和鞭策。“食堂里面這么干凈、這么涼快,4、5塊錢就能吃好,誰還再出去吃,再說外面的東西咱吃著也不放心。”現在,中午吃飯去晚了,都要找座位。
公共場所亂扔垃圾的少了,辦公生活環境干凈多了
改革前,公共場所衛生由外委服務公司負責,隨地吐痰,亂扔煙頭、紙屑的現象屢禁不止,總認為反正有人打掃。
改革后,取消了外委,公共場所衛生由單位分片打掃,每天一上班到處都是一片繁忙的景象,拖地的、擦樓梯扶手的、打掃衛生間的等等,看到自己潔凈的勞動成果誰也不忍心去破壞。隨著該礦文明公約的實施,久而久之個別人的陋習也逐漸改掉了,礦區又恢復了干凈的面容。濟寧軍分區參謀長成洪森來礦時說,義橋煤礦人這么多、礦區這么大,連一個煙頭都沒看到,讓我沒想到。
改革沒有止境,隨著三項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入,義橋煤礦還會有更多的變化,將會提煉出更多的經驗,將會仔細查找和改進不足,為義橋煤礦和集團公司的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義橋煤礦 何樹敏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