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陽城煤電按照“有利于降低勞動強度、有利于提高勞動效率、有利于改善勞動環境”“三個有利于”要求,將科技創新融入生產全過程,加快推進“機械化、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四化建設,促進了企業的長遠發展。
綜掘機械化實現功效翻倍。該礦在采煤工作面投入超前支架、關門支架,減少單體支護,原來6名職工1個生產班的工作,現在2名職工半個班即可輕松完成,讓端頭工“下了崗”。在掘進迎頭投用6臺大型綜掘機,掘進效率提高50%。
集控自動化實現集約生產。從井下到地面多部皮帶分區域、分站式集中控制,暢通煤流輸送;排矸連續化,效能增加3倍,緩解了“出矸難”;“大運輸系統”,集中下料、統一管理、精準配送、簡化流程、加快周轉,節約成本近200萬元。
單軌吊運輸系統投入使用。該礦為解決巷道傾角大、運輸支架困難,使用波蘭貝克公司生產的KPCZ-148型防爆柴油機單軌吊車,經過改造在1311工作面彎了四道彎,減少8臺穩車,減員4人,實現了超低空連續運輸。
信息化實現全面監控精確定位。創新實現安全監控和人員位置監測系統web發布,信息隨時隨地可查;將沖擊地壓監測平臺及數據分析服務化作“掌上APP”,提高了防沖監控信息共享的時效性。創新井上下各級變電所監控系統數據的分析與應用,在10KV供電系統出現單相接地故障時,不再需要人工判斷,小電流接地選線裝置采用多種原理自動進行選線,能夠快速精準判斷出接地故障,大大減少電網故障運行時間。
智能化助力打造本質安全礦山。投用“煤礦出入井人員信息唯一性檢測系統及裝置研究”,能夠實現考勤管理、人員定位管理、井口入井資格驗證與安全管理多項功能,減少崗位人員6名,極大程度地減小安全隱患,保障區域內作業人員的生命安全,并通過山東煤炭學會專家委員會鑒定,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投入礦井水磁分離處理設備。該礦在地面污水處理技術上,又在井下安裝了礦井水磁分離處理設備,不僅使礦井水處理后在井上井下循環使用,減少外購水量,降低成本,而且為保持礦區生態平衡和水資源的合理利用起到了推動作用。
同時,該礦2017年共征集科技創新、小改小革922項,按照安全生產技術、機電技術、企業經營管理、電廠技術四個專業組,共評出獲獎項目265項,分別給予500-10000元不等獎勵,通過重獎激勵機制,讓職工享受到科技實惠的同時進一步調動了干部職工參與企業經營管理的積極性、主動性,凝聚了推動企業發展的聰明才智。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