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快來看,伙計,這是個啥設備,咋長的和電影蜘蛛俠里邊的章魚博士似的?”,“這你就不知道了吧,告訴你吧,這可是運輸工區的寶貝,大巷防塵灑水車,別看長的怪模怪樣的,效果杠杠滴。”,“乖乖,這么厲害,那這套設備還不得幾十萬啊”,“你又錯了,聽說這是人家從閑置料堆里淘換來的近乎報廢的設備,自己又想辦法改造組裝的……”金源煤礦的兩名工人在井下大巷車場一遍走一遍如是說到。
金源煤礦井下大巷長度超過4000米,采掘迎頭全部在最里端,人員上下班和物料運輸全部依賴電機車,運輸工區自接管大巷軌道與運輸與現場衛生清理及防塵后,深感大巷防塵工作的巨大壓力。一開始,工區將大巷劃分區段,責任細化分解到班組,要求安排生產班三班專門抽調人員從事大巷防塵及衛生清理等工作。從現場運行情況來看,趁著班組人員出勤較多的時候專門抽調2人在集中上下人和人車運行后負責大巷防塵及衛生清理工作,2人相互配合,每個小班干6個小時,最多才施工400米左右,對于礦上對大巷防塵周期不得超過5天的要求來說,顯得尤為捉襟見肘。為了嚴格落實礦對于大巷防塵相關要求,做好現場標準化整改和保持工作,金源煤礦積極在節儉上下功夫,努力在廢舊物質上找突破,終于在支架組裝硐室發現了一臺廢舊灑水車的主體。該礦自己想辦法,翻閱檔案、上網查資料、聯系做類似產品的廠家咨詢、缺少零配件自己網購、照著別家產品自己加工……前后歷時20多天,終于修復改造完成,能滿足現場正常使用要求了。
灑水車投用后,現場只需要一名電機車司機拉著灑水車和電源驅動及控制部分,4000米大巷大概兩個小時就能全部灑水一遍。與原來的兩人施工,每班6小時,連續六個小班才能防塵一遍相比,顯著度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勞動效率提升了超過十倍,真是小改小革提工效,防塵利器顯神威。
█ 金源煤礦 朱連升 陳修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