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朱家峁煤礦洗煤廠生產出來的煤泥制品存放在煤泥沉淀池內,由于沉淀池容量有限,每隔一段時間需要用鏟車將煤泥池內的煤泥清運到30米外的專用場地進行存放。這樣不僅占用人員、設備、增加了工作量而且還提高了噸煤成本。為解決這個難題,該礦機電管理部門與洗煤廠經多次研究,決定在煤泥池與存煤場之間架設一部煤泥轉載皮帶,將洗煤廠生產出來的煤泥制品直接輸送到存煤場,省掉了煤泥池沉淀搬運這一環節。
方案定下來后,如何實施成了大家討論的焦點。如果按照正規采購程序不僅等待時間長,而且費用不小。為節省支出,降低噸煤成本、提升洗煤效益,該礦洗煤廠檢修班主動請纓要求自行加工制作皮帶運輸機,在廠技術人員的帶領下檢修班結合現場皮帶運輸機的運輸功率、運輸長度、運載負荷等數據,選擇經濟最優化的配件組裝工藝,完成了皮帶運輸機各類裝置設計方案,順利通過了礦機電、安監部門的安全技術審定。方案通過后,檢修班利用業余時間到廢舊料場挑選皮帶運輸機所需材料。皮帶架子利用舊皮帶架進行截割后加工而成;托棍架則是利用該廠上倉分倉皮帶架技改后拆除的多余托架制作而成;三串、平托小型物品則是利用主井皮帶改造升級淘汰的托輥加以二次利用,這樣在自行制作新設備的同時又消耗了各類廢舊物品,很好實現了修舊利廢。
目前,該皮帶機經調試、試運行驗收合格后已正式投入使用。據該廠廠長陸濱介紹:這套40米左右的皮帶運輸設備除去人工成本,光各類材料費用沒有十多萬元根本就下不來。但我們在未花費一分錢的情況下,利用廢舊物料在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內就完成了了從設計到安裝運行的一整套工序,可以說是打了一場漂亮的廢舊物質二次利用攻堅戰。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