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集團公司2018年上半年技改成果推廣項目中,金橋煤礦“絞車信號一體操控箱”和“井下隔爆水袋革新”兩項技改成果入選。此兩項技改成果的推廣,充分顯示了該礦科技興安、科技興企戰略實施的成效。
該礦自主設計并已投入使用的“絞車信號一體操控箱”, 將2個聲光電鈴信號、1個三聯按鈕全部集中在1個控制箱上,且控制箱還能存放記錄本及配件,將原來電鈴、按鈕、控制箱由分散擺放改為集中擺放,現場由原來雜亂無章變為井然有序、美觀大方,提高了現場質量標準。可以根據絞車司機位置擺放并隨意挪動,極大地方便了絞車司機的操作。且此控制箱專門設置了電鈴、按鈕功能牌、標志牌,使控制按鈕、電鈴功能一目了然,避免了絞車司機誤操作帶來的隱患。經過實踐檢驗,效果良好,且經過集團公司檢察二室多次檢查,此類控制箱具有操作方便、美觀大方,符合煤礦安全質量標準化文明衛生要求,既方便了絞車司機操作,又提高了現場文明標準水平。
該礦原采用普通隔爆水袋棚,但水袋掛鉤易變形導致水袋脫鉤水量不足、水棚橫桿不便固定導致水袋出現蕩秋千現象,需經常加水、加工掛鉤并重新吊掛,勞動強度大、勞動價值低。采用封閉式隔爆水袋后,封閉式水袋一次性安裝,水量基本長期不變,安裝位置統一、標準、美觀,掘進時一次性安裝無需進行加水、重新吊掛等作業,直至工作面回采結束進行回收以重復利用。根據該礦實際使用情況,每個700米長的綜掘工作面可每月節省4個工,每個700米長的綜采工作面可每月節省8個工。目前該礦更換15組水袋,每月節省20個工,可有效節約人力成本,踐行了“從技術創新中降成本”的號召。
為最大限度了提高了礦井裝備水平,該礦立足礦井實際,大力動員開展科技創新、小改小革評選活動,在工資中進行獎勵,充分調動職工積極性,如動篩樓下皮帶運大塊煤、東翼軌道大巷托管橫梁設計、2305工作面端頭支架備改造、自制伸縮式捕塵網等。據悉,上半年該礦小改小革57項,管理創新成果1項,均按要求向上級進行了申報。
目前,該礦積極與科研院校合作,完成了1308微震系統、應力在線、動態監測等系統安裝,優化完善了調度裝備系統,實現了洗煤廠與礦網絡、電話的互聯互通,實現了機房雙回路供電,完成了各類論證性評價,滿足上級檢查要求的同時,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礦井裝備水平,科技興安、科技興企戰略得到鞏固實施,以技改降成本,向科技要效益。
█ 金橋煤礦 孟冉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