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要實現安全發展,不但要在安全資金上保證足夠的投入,設備上持續加以改善,還需要全體干部職工團結一致,時時刻刻想安全生產之所想、急安全生產之所急,在自己的本職崗位上集中精力、按章操作,唯有如此才能從根本上杜絕各類安全隱患,真正實現本質安全。然而在實際生產過程中,還有這樣“三種人”,他們視規章制度為兒戲,把習慣性違章當作向他人炫耀的資本,把突擊蠻干視為高人一等的砝碼。這部分人雖然人數不多,但他們的存在往往使安全管理大打折扣,在生產中負面影響很大,因此,規范安全管理必須緊盯這“三種人”。
一是緊盯安全中的“老好人”。生產中“老好人”對一般的違章和習慣性違章始終抱著“大錯不犯、小錯不斷,氣死公安、難死法院”的錯誤思想,沒有對“小錯”予以足夠的重視,甚至放松或放棄對“小錯”的管理,更有甚者在上級組織的檢查驗收中,為能獲得一個好名次主動將各類“小錯”加以掩蓋、企圖蒙混過關。“老好人”的做法,看似幫助區隊積極爭取榮譽。其實他們的行為,使我們錯過了最佳的整改機會,真正出了事故時,悔之晚矣。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抓好安全工作沒有嚴格的管理、完善的制度、嚴肅的手段做保障,安全工作抓不好,也管不好。因此,在執行安全制度時要敢于鐵面孔、鐵心腸、鐵手腕,嚴肅亮劍,端正心態,不怕困難,不回避矛盾,敢于碰硬,勇挑重任,才能突出安全管理效果。
二是作風飄浮的人。有的安全管理人員只唯上、不顧下,說起安全管理來頭頭是道,做起來卻畏首畏尾。問題出了,下個通報文件既要照顧這個部門的面子又要顧及那個區隊的感受。對違章違紀人員在處罰時加以區別對待,不看所犯錯誤重不重,而是先摸后臺硬不硬,無法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對待上級要求習慣以會議貫徹會議,以文件落實文件,擺花架子、活動羅列了種種,但真正落實開展的并不多,別人問起來總以工作忙為借口加以搪塞。這種人遇事不是避重就輕,就是推諉扯皮、和稀泥。某些事故總是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蹈覆轍地發生,其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在安全管理上沒有抓實抓細,沒有從多方面抓安全、想安全。“隱患可控,事故可防”不是遙不可及的事,關鍵在于抓安全生產的作風扎實不扎實,安全制度落實不到位。安全的源頭在于理念,而理念的生命力在于落實,只要堅定“隱患可控、事故可防”的信念,高標準、嚴防范、真落實,用心把安全生產工作落到實處,安全事故就會避免。
三是明哲保身的人。有的管理干部缺乏大局意識和全局觀念,想問題、辦事情都是停留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遇見問題也是“自掃門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哪怕是在生產中發現了問題或者是有職工反映問題時,只要不是自己分管范圍內的事情,一律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這是一種明哲保身、不負責任的表現,是對他人生命、對企業安全生產的漠視,是與安全生產工作齊抓共管的要求所格格不入的。著名的“海因法則”和“墨菲定律”啟示我們隱患不除、事故難免的道理:一時貪圖僥幸的思維、一個遇見隱患或者違章而采取漠然置之的行為,都可能會引發難以想象的危害后果。所以,要把消除隱患人人有責、時時有責、處處有責的安全管理理念灌輸到每名管理人員的意識中來。唯有如此才能消除今天的隱患,保障明天的平安、杜絕后天的事故。
■中太公司 仇 文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