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種閱讀的種子
我最近加入了一個領讀者的組織。這是一個由連鎖的繪本館發起建立的,在各地招募領讀者,每月有一本共讀繪本,領讀者可以免費獲得繪本,條件就是需要發領讀活動的圖片到反饋鏈接上。因為我很喜歡讀書,所以毫不猶豫地報名參加了這個活動。加之,我的兒子正好處在2歲多的年齡段,特別愛聽故事,可他又不認識字,這個階段的小朋友,最喜歡也最適合讀繪本了。
6月份,我做領讀者的第一個月。開始是興奮的,我覺得這會是一段輕松愉快的經歷。但收到繪本《溫妮,生日快樂》時,我開始懷疑這個機構的品味。為什么用長相恐怖的女巫當主角,而且整體繪本的顏色偏暗,又有這么多繞口的音譯名字,孩子們怎么可能喜歡?果然,在我的兒子第一次看這個繪本時,他兩次向我表達了“媽媽,關上書吧,關上吧”。我有些受挫。
我開始盡量讓“女巫溫妮”顯得可愛一些,比如,如果你說她長了個胡蘿卜般的鼻子,孩子們就會覺得她的長鼻子沒有那么恐怖了,如果你對她的魔法棒多做點介紹,孩子們對她黑色嘴巴的注意力就會減少……我先是自己背下來了這個故事的梗概,著力在小黑貓的笑聲‘咕嚕嚕’等處增加與孩子的互動感。以后的幾天,我經常以過生日、吃蛋糕為話題,引著孩子回想他生日party的場景,再提示他是否愿意知道另一個人的生日是怎么度過的?慢慢地,孩子開始喜歡溫妮,我們甚至到了每天都要看一遍《溫妮,生日快樂》的程度了。我來講故事的梗概,細節由他來補充,像為什么“13號星期五”被畫上了紅紅的圓圈?小黑貓是不是很高興,他笑了嗎?在這些互動中,孩子已經基本能復述整個故事了,連溫妮的魔法咒語“阿布拉卡達布拉”他也很喜歡說,更不要提講到多層、多口味蛋糕時的那一臉幸福了……也許這就是原作者的魔力吧,一個看上去這么恐怖的女巫,她也有對幸福的憧憬,有獲得生日祝福的渴望,有和家人互相陪伴的溫馨,而且她還有著我們所沒有的魔法,她真是一個神奇又可愛的女巫!
征服了我的兒子,只是我完成了領讀任務的一步,這是我給自己找的互動小幫手。完成三場領讀任務,于我還是有難度的。首先是時間緊張,其次是經驗不足。第一場,我選在了孩子上課的早教中心,在課后,我在大廳里講,三三兩兩的孩子圍著,有聽了一半走的,也又新加入的。我努力讓自己的故事講得精彩一些,我感覺到,孩子們也在努力地配合我,我們都像溫妮一樣,努力地向幸福再進一步。以后的兩場,我都選在了小區里,雖然多數看孩子的家長目光自始至終都沒有離開手機,雖然來來往往的鄰居大多投來了詫異的眼神,而我的臉在大人們的圍觀中也變得火辣辣的,但好在孩子們是渴望故事的,特別是這樣一個集體閱讀的氛圍,他們很開心認識了溫妮,一起假裝“分享”溫妮的生日蛋糕。
完成了反饋任務,我松了一口氣,也明白,漫漫長征這只是第一步。沒有了報名時的不以為然,因為我在領讀的路上感受到了責任。在電子信息化越來越發達的今天,培養閱讀習慣是否還有必要,唇齒留香的文字魅力是否能抗衡越來越精彩的動畫片?這個任重而道遠的路上,還有多少個愿意當領讀者的“耕夫”……
這些年,身邊不斷出現了“悅讀濟寧”等微信群,大家聚在一起,共吟一首詩,共讀一本書。我覺得很好。所以,即使領讀者的路不太好走,我也愿意當那個“耕夫”,愿我讀的某個繪本能為某個孩子播種下愛看書的種子,愿看書也能再次成為流行,愿更富有留白空間和吟誦魅力的文字,能再次成為流行。而那時,領讀者的路,會更好走一些。
█金橋煤礦 孟冉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