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和景明,萬物吐綠。陽城煤電生產經營、項目建設正風風火火、風生水起的開展:加氣混凝土板材項目地質勘察施工順利完成,技改項目快速推進;井下施工團隊攻克軟巖支護、大傾角全巖綜掘難題,掘進效率大幅提升,徹底扭轉改變了接續緊張的局面,大接續十年無憂。近年來,憑借集團公司“一體兩翼、雙輪驅動+園區經濟”戰略發展東風,陽城煤電奮力爭先進位,力破瓶頸,大踏步前進,奮力擘畫出高質量發展的新藍圖。
陽城煤電點多面廣、戰線長,資源條件差,同時面臨著礦井十大自然災害威脅,采掘接續緊張,多重困難共存,特別是去年以來,疫情洶涌來襲,煤炭市場低迷,安全形勢嚴峻,然而陽城煤電卻戰勝“六大困難”,取得“五大成績”,在產量價格下降的雙重壓力下,今年一季度,實現了煤電主營業務收入4.16億元,利潤6516.6萬元,利稅1.05億元,同比增加4812.99萬元,增幅65.43%。
陽城煤電為什么能?
為什么會有如此強大的向心力?
下面我們從該礦深厚的文化底蘊中去尋找答案。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世世代代的中華兒女培育和發展了獨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為中華民族克服困難、生生不息提供了強大精神支撐。”先進優秀的企業精神文化是企業的“根”和“魂”,大到一個國家,小到一個企業,文化始終如源頭活水提供著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
陽城煤電作為國有重要骨干企業,肩負著弘揚民族精神、促進經濟發展、推動社會進步的重任。在企業發展過程中,之所以困難重重而愈挫愈勇、奮發奮起,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培育和發展了獨具特色、催人奮進的企業文化,為自身發展提供了強大精神支撐和豐厚文化滋養。每當面對艱難困苦之時,這種文化就會轉化為一種精神,一種百折不撓的動力,一種不屈和必勝的信念,一種陽城煤電攻堅克難的精神,激勵所有陽城人攻堅克難,賡續奮斗,戰勝了一個又一個困難挑戰,實現了一個又一個不可能實現的目標。
艱苦奮斗 激發強大內生動力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一個人、一個團隊的成功,不在其有多高的天賦,也不在有多好的環境,而在是否有堅定的意志,堅強的決心和明確的目標,能腳踏實地、百折不撓,向著目標不斷奮進。
陽城人在艱難困苦的條件下,直面困境,果斷利劍出鞘,鍥而不舍地發起沖鋒,一路闖關奪隘攻堅克難戰煤海。陽城人將這稱之為“亮劍”精神。有了這種精神,縱然是大傾角掘進回采,縱然是斷層擋路,也能勇往直前創奇跡。
陽城煤礦僅用23個月就建成180萬噸的大型現代化礦井,創造了全國同類型礦井建設的最短周期。礦井整體工程獲全國煤炭行業建設最高獎項“太陽杯”和國優工程銀質獎,是山東省地方煤礦的第一家,其中,國優工程銀質獎是2009年度全國煤炭行業唯一的獲獎工程。
該礦資源條件差、有煤不好采,地質條件復雜,受水、火、瓦斯、煤塵、軟巖、高地溫、大傾角、多斷層、高地應力、沖擊地壓十大自然災害威脅,勞動強度大,施工條件困難,工效發揮不優。點多面廣、戰線長,采場面積大,最遠地點路程達4000余米,環節多、系統復雜,作業地點分布廣,安全管理難度大。
正因如此,自建礦起,自強不息的精神和不屈不撓的品格就就慢慢融入陽城人的血脈里,陽城人秉持艱苦創業、自強不息、厚德致遠的精神,塑造了堅毅的品質,涵養了氣度風范,全體人員團結協作,攻堅克難,走出了一條獨具陽城特色的發展之路。
過去的2020年,陽城煤電戰勝了3305工作面自然發火威脅,實現了3305工作面回采防沖安全,解決了3310工作面掘進防沖難點。面對3305工作面斷層及采空區影響,攻克了強沖擊危險開采難題;頂住了3310掘進工作面防沖和防滅火的雙重壓力,實現了安全掘進。
1315工作面是該礦主采工作面,工作面推進長度500m,傾斜長度141-162m,兩順槽的平均俯角達-25°(局部-38°),不僅是集團公司成立以來俯采角度最大,也是全國罕見的雙傾斜大傾角工作面。2020年全國全面推行智能化工作面創建,由于地質構造異常復雜,全國沒有任何一家機構敢于承擔該工作面智能化安裝工作。
因其采場緊貼斷層保護煤柱,為進一步提高資源回收率,1315工作面設計之初大膽采用順槽大傾角上山掘進,將區域資源回收率由65%提高至83%。但是大傾角雙傾斜布置給現場工作面回采及安全管理帶來了極大挑戰。
為實現順利推進,該礦成立以礦長為組長的專項技術攻關小組,在毫無經驗可借鑒的情況下,通過不斷摸索研究,在回采前使用煤機掃底配合人工臥底,將溜子角度在三刀內由+10°調整為-20°,破解了初采困局;通過改變關門支架、巷道支架和轉載機的連接方式和拉移工序,解決了大傾角俯采設備防滑難題;通過全面上網、優化采煤工序,解決了大坡度俯采易掩埋后部運輸機造成設備過載的問題;應用“淺截深、小進度、多循環”的割煤方式以及“人機配合、分段作業、總體推進”的施工方法,順利通過落差十米斷層,最終攻克1315雙傾斜大傾角開采難題,創造了綜放開采的奇跡。
2020年4月17日,1315工作面順利實現試生產,歷時一年多的時間,通過全體干部職工多方努力,終于破解難題,攻克了一個又一個的難關。惟其艱難,更顯陽城人之勇毅,陽城人用實際成績證明是一支能打硬仗的鐵隊伍。
“困難就是用來被打敗的,我們工區將再接再厲應對新挑戰,堅決打好安全生產這場硬仗。”該礦綜采一區區長劉穩穩說。
以人為本 培植感恩奉獻之心
以親情管理激發感恩之心。古人云:滴水之恩,須當涌泉相報。感恩,是我們民族的優良傳統,是一個人最基本的道德品質。一個懷著感恩之心的人,心地坦蕩,胸懷寬闊,會自覺自愿地給人以溫暖,以幫助他人為樂,以奉獻企業為榮,充滿著積極向上的正能量。
陽城煤電用心打造有溫度的企業文化。開展“宣教十講”,推廣應用“思政十法”,建立健全“5426”溝通協調機制,通過思想動態信息卡等回應職工訴求、化解矛盾。實施“三多服務”“四心行動”“七大關愛”,建立春送文化、夏送清涼、金秋助學、冬送溫暖“四季有禮”長效機制,將心比心為職工辦實事、辦好事,凝聚干群同心攻堅合力。人盡其才、物盡其用,人人都有成就感、獲得感。
用傳統文化滋養職工情懷。陽城煤電始終將育人置于最重要、最根本的位置。成立孔子學堂,定期舉辦“儒家講堂”,邀請孔子76代后裔、原曲阜市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孔令紹到礦為廣大職工講儒學,推動企業文化與員工素質教育深度融合,增強企業文化的感染力和親和力。
孔子有句家訓“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借鑒孔子庭訓問鯉的故事,針對有些“三違”人員對安全管理的不理解,消極抵觸的心理,礦分批組織“三違”人員走進曲阜尼山,接受儒家文化思想教育。運轉工區有一名職工因為在井下打架被記“三違”,抵觸情緒很大,在接受孔子禮文化教育后,尤其在孔子大學堂內拿起毛筆臨摹論語那句“四海之內皆兄弟也”時,頓時覺得很羞愧,突然意識到只有尊重別人,別人才會尊重自己;明白了礦上嚴格落實各項制度,嚴反“三違”的初衷為了職工的小家幸福,為了企業的和諧穩定,此后遵章守紀、善待他人,再無類似情況發生。
陽城煤電不斷汲取著儒家文化的精髓,形成了“愛礦愛崗、相親相愛、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為核心內容的企業“家”文化。“愛礦愛崗”結合“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敗也,必在慢之”的中“敬”的詞源,引導職工感恩企業提供的就業機會,珍惜工作、敬業奉獻;“相親相愛”融合儒家的“仁愛”思想,要求職工家庭成員之間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親情關愛,又要同事之間親如兄弟、情同手足的友情關懷;“向上向善”結合“自強不息”“上善若水”中的思想理念,激發干部職工傳遞正能量,提升思想境界、道德修養、精神情操,在奮發向上、追求進步的同時更要有善心、行善舉、團結互助、多做對他人有益的事,在生活上互幫互助,在安全生產中互保聯保。“共建共享”就是圍繞建設美麗陽城總目標實現人盡其才、物盡其用、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都有成就感、獲得感的美好愿景。
以榜樣引領讓奉獻成為自覺行為
“我就不信這個邪!弟兄們!干起來啊!”
在施工3305皮順聯絡巷期間,新購進的260掘進機自重近90噸,面對17°的濕滑大坡度后退綜掘機的重大難題,2020年度集團勞模、時任陽城煤電掘進工區區長的李強不眠不休連續17個小時在現場和職工并肩作戰,衣服撕爛了,肩膀磨破皮了,經常忙到飯都記不得吃。憑著這份“執著”,他讓不可能變成了可能,成功將綜掘機后退至水平巷道,實現了260綜掘機第一次在陽城煤礦大角度復雜條件下的退機工作。大功告成之時,在場的礦領導和職工紛紛豎起大拇指稱贊:“李強,真強!”
在深厚的企業文化滋養下,陽城煤電涌現出一批批想事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同時又愛崗敬業、自立立人、溫暖他人的先進典型模范。一個個動人的先模故事,一條條值得借鑒的寶貴經驗,像一個個標桿催人奮進,引導廣大職工見賢思齊、崇德向善,干事創業、拼搏奉獻。
孫偉,通防工區探水班副班長,帶領探水班積極投身小改小革和科技創新,發明了探水用定向儀支架,將定向儀固定在鉆機行程上,解決了探水施工過程中放線、定角度的難題……
劉德鎖,綜采一區電工班班長,在采煤一線工作多年,工作勤奮扎實。剛到陽城煤礦參加工作的時候,被分到運轉工區從事電鉗工,但他主動請纓去采煤一線工作……
運轉工區通風機崗位工情同姐妹,十余年如一日相互照顧,一家有事、全班攜手相助,雖無感天動地之舉,但大家相親相愛如一家、無私奉獻守初心的故事在礦區傳為佳話,他們用感恩、奉獻的精神凝聚起愛的暖陽,是“愛礦愛崗、相親相愛、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家文化的縮影。
3月底,陽城煤電第13期“四德之星”表彰儀式隆重舉行,16名先進個人受到表彰。近年來,陽城煤電通過開展“四德之星”評選活動,講好陽城故事、展示陽城人形象,目前已成功舉辦13期,154人獲得該榮譽稱號,為企業守正創新、干事創業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文化支撐。
感恩奉獻在陽城煤電已逐步成為一種風尚,成為一種自覺行為。2020年疫情期間,很多干部職工在病毒肆虐的危險時期,毅然逆行返崗,駐礦堅守四五十天,最長的60多天,展現了舍小家顧大家、無私無畏的奉獻精神。
創新卓越 爭先進位謀發展
以創新突破發展瓶頸。陽春四月,生機勃發,陽城煤電技改項目建設現場一派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施工隊伍正在抓緊時間進行生產設備安裝。
該項目是梁山縣和集團公司2021年建設的重大工程項目,是煤礦生產接續的典型工程,也是陽城煤礦技術改革創新工作的重中之重,位于梁山煤田井田南區,地質條件較好,經濟布置采場空間大,安全效益高,安全技術改造南區資源儲量達1.32億噸,技改項目南區設計可采儲量4606.9萬噸,服務年限36.6年,設計生產能力90萬噸/年,計劃投資9.99億元,預計2023年底投產。截止2020年12月已完成投資4140萬元。將有力的帶動電力、化工等相關產業的發展,通過擴展產業鏈條,促進地方經濟跨越式發展。
以卓越筑巢引鳳、搭梯筑臺。歷史,總是在不斷前進中續寫新的篇章。永不自滿、追求卓越的精神讓陽城在集團歷史性跨越中不斷實現著新的飛躍。
為充分發揮陽城煤電一體化優勢,陽城煤電利用現有矸石山閑置場地及電廠粉煤灰、蒸汽、電力等資源引進加氣混凝土板材項目,延伸產業鏈條。該項目采用電廠粉煤灰、汶上白石鎮的鋸泥、石渣等作為原材料,并消耗大量的蒸汽、電力,產品作為新型環保建材廣泛用于建筑內外墻和屋面的保溫板及防火板。項目迎合國家制定的發展新型建材應遵循“堅持節能、節水、節土、保護環境,充分利用再生資源”的發展戰略。同時隨著空心粘土磚的退出,加氣混凝土等新型墻體材料將有更廣闊的市場前景。項目建成投入運營后,測算年營業收入1.26億元,年利潤總額2522.71萬元,總投資收益率22.75%,所得稅前投資回收期4.54年,經濟效益良好。
目前,該項目地質勘察施工順利完成。地勘施工按照項目設計院布點圖有序進行,涵蓋主廠房、原料庫及設備基礎在內共40個點位,平均打孔勘探深度15米,勘探結果將作為施工圖紙審查和土建基礎工程施工的重要參考依據。同時項目專班編制了工程推進里程牌節點計劃,逐項落實圖紙、生產線設備、施工隊伍等建設條件,倒排工期、加強協調,力爭實現早開工、早投產,投產即達產,達產即達效的項目建設目標。
大盤取厚勢,落子開新局。在企業不斷攻堅克難、發展壯大的過程中,陽城人挖掘凝練熔鑄出了具有陽城特色的“艱苦奮斗的亮劍精神,以人為本的感恩奉獻精神,爭先進位的創新發展精神”。陽城煤電正是憑借著這“三大精神”,以新理念為引領,以高質量發展為核心目標,大氣魄戰略謀劃、大手筆頂層設計、大智慧釋放動能,重點項目建設邁出歷史性步伐。在濟寧能源滾滾向前的改革創新發展潮流中,陽城人披星戴月、風雨兼程,發展藍圖正在一步步變為現實。
■陽城煤電 李蘭蘭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