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義橋煤礦充分發揮黨建“四個引領”優勢,注重“抓黨建就是抓發展,抓黨建就是抓效益”的工作理念,真正把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擰成“一股繩”,形成了“黨組織有力量、工作開展有成效、黨政同頻促發展、凝心聚力干事業”的黨建新格局,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把關定向。
注重“政治引領”,全面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突出黨委全面領導,完善《“三重一大”事項決策規則》《黨委議事規則》《重大決策事項黨委前置研究討論實施辦法》,細化了14項前置清單,明確4個把關標準,實現企業“三重一大”問題黨委前置把關和決策常態化,確保黨委對企業重大事項決策全程參與、全程把關,保障了黨建工作與企業生產經營的協同聯動。同時強化黨委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抓住領導干部關鍵少數,健全“一崗雙責”,持續增強了企業競爭力、創新力、影響力和抗風險能力,為推動企業全面履行經濟責任、政治責任、社會責任提供了堅強保證。堅持把黨史學習教育融入企業中心工作,印發《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實施方案》,抽調14名精干力量組建綜合協調、宣傳材料2個工作組,向各黨支部派出4個督導檢查組,細化學習教育19項具體舉措,制定了“流程圖”和“責任體系清單”,印發了工作簡報81期。
注重“組織引領”,全面加強企業人才隊伍建設。堅持突出政治標準,強化人才選用,大力實施“把黨員培養成業務骨干,把業務骨干培養成黨員”的“雙培養”機制。上半年,該礦黨委從業務骨干中發展黨員9名,從黨員中培養業務骨干9名,3項成果榮獲2021年山東省機械工業科學技術三等獎;2項獲得實用新型專利;1項獲得發明專利,通過集團公司驗收職工小改小革項目10項,自主完成技術管理成果3項,真正在企業職工隊伍中打通了把黨的政治優勢轉化為企業發展優勢的人才通道。截止目前,企業現有濟寧市首席技師4人,濟寧市突出貢獻技師3人,濟寧市技術能手2人,汶上縣首席技師8人,汶上縣技術能手3人,全礦高級技師62人,技師187人,高級工173人,中級工463人,初級工61人。技術骨干占全礦職工總人數的60%以上。
注重“思想引領”,全面加強黨員干部隊伍思想建設。結合黨史學習教育,該礦打造常態教育模式,開展“書記講黨課”“書記講黨史故事”“學黨史、讀經典”“青春向黨 銘記黨史”等專題活動,配發了《中國共產黨的100 年》等重要參考材料,黨委會增加“第一議題”,堅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與破解高質量發展難題相結合,強化黨員職工思想引領。截至目前,組織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研討15次,累計開展“黨員領導干部講黨課”26次,黨史知識宣講10次,1400余名職工聆聽了宣講內容。為進一步提升黨員干部境界、提振精神、優化作風,在全礦范圍內開展了“深化黨史學習教育、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干部作風大整頓活動,通過系統學習“悟思想”、對照案例“剖思想”、集中研討“述思想”,詳細查找自己在思想、作風、工作、紀律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并召開反思會,從班子成員到中層以上管理人員人人剖析,人人過關,4名沒過關的人員,現場給予了嚴肅批評,要求擇機再述,直至全部過關,切實以思想作風大轉變促進各項工作大提升。
注重“文化引領”,全面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大力弘揚“落陵精神”,并在此基礎上總結形成了以“義立基業、橋連一家”為主題,以“安全、人本、責任、創新”為核心價值觀,具有鮮明義橋煤礦特色的企業文化體系。該體系涵蓋企業安全生產、經營管理、選人用人、發展創新等十五個方面,成為企業凝聚人心、提升品位、展示形象的一張名片。開展企業文化“進班子、進部室、進班組、進現場、進崗位”等活動,將企業文化教育與職工思想教育有機融合,促進企業文化落地。同時制定了《義橋煤礦職工文明公約》,全文共256字,包括政治品德、職業道德、社會公德和家庭美德四個方面,全面培養職工的文明習慣。進一步豐富完善企業安全文化、提煉形成了區隊班組文化和科室文化,以燈箱的宣傳方式展示在上下井通道和樓道,讓大家目染行止。每季度進行“十佳文明員工”評選,使職工文明程度有了很大提升,企業的主人翁意識和認同感得到明顯增強。
多年來,義橋煤礦堅持突出黨建引領,強化意識形態教育,夯實基層基礎建設,加強用權監督,有效促進了企業和諧穩定發展,獲2020年度“濟寧市文明單位”榮譽稱號,并順利通過國家一級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體系檢查驗收。截至2021年10月底,企業實現安全生產3170天,營業收入5億多元,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義橋煤礦 李慧芝
受理本司相關的咨詢、意見、建議、投訴等事宜,請填寫真實個人信息,以便于溝通聯絡。